记者 杨帆
本报讯 全球资金正持续涌入中国股市,最近几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均出现大幅净流入。随着外资的回流,包括A股和港股在内的中国资产走势强劲。多家外资机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对市场持乐观看法,认为今年的市场大概率比去年好,可以积极地追求正收益。
外资大举回流A股市场
近期,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强烈。“五一”前后的几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均出现大幅净流入。4月26日,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224.49亿元,刷新净流入纪录,创下陆港通开通以来新高;4月29日,北向资金净流入超百亿达到108.92亿元。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北向资金5月6日再次净流入近百亿达到93.16亿元。
从资金面上看,北向资金4月下旬起加速回流至A股,4月26日,单日流入超200亿元,据统计,截至5月7日北向资金有史以来共出现五次单日净买入额超200亿元的情况。
从投资方向来看,近期北向资金主要加仓了银行、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等板块。食品饮料行业为加仓首位,5月6日净流入额超过30亿元,远超其他行业。从个股层面来看,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贵州茅台30.61亿元,单日净买入贵州茅台的金额创历史新高。5月7日,贵州茅台再获净买入10.79亿元。
随着外资回流,包括A股和港股在内的中国资产走势强劲。一方面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另一方面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中国核心资产获得外资大举加仓。
站在当前时点,多家国际金融机构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复苏以及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海外资金的投资兴趣重回中国资产。富达国际则认为投资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主题并未改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下一阶段,新一轮的投资机遇也将随之而来。
公募基金发行回暖
从新发市场看,公募基金正在逐渐回暖。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7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达到416只,发行份额为3855.43亿份,2023年同期上述数据分别为388只、3343.89亿份,新发基金整体情况显著好于去年。
单个月份来看,3月以来新基发行已开始回温,在过去的4月中,共成立了120只基金,发行份额为1410.89亿份,3月成立基金数量为137只,发行份额超1500亿份,已连续两个月站上千亿规模。而在1月及2月发行数量均不超100只,发行份额分别为565.38亿份、360.97亿份。
对于新发市场后续走向,多家公募表示随着后市预期修复、政策落地,投资者信心逐渐提升,叠加A股估值吸引力增加,新基发行有望进一步升温。
展望后市,多家机构以及公募人士相对乐观。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二季度的指引偏积极,前期部署将进一步产生实质效果,同时进一步推进如货币、房地产等政策。另外,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收入、ROE、资产增速等指标仍在下行趋势中,但净利润增速出现企稳迹象,同时在剔除石油石化、金融地产、电力设备后的净利润增速已经回正。这一现象进一步表明总量不均结构分化的修复趋势在进一步明晰。细分结构中需求改善、成本下行、出口、出行链等方面的投资前景或值得期待。
机构:“可以积极地追求正收益”
股票私募连续3周加仓备战5月行情。《投资快报》记者从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看到,截至4月26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9.01%,继上周再加仓0.21%,并且这已经是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连续第3周上涨。自2月8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创出年内新低以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一直保持着上涨的势头,1月-4月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78.70%、76.39%、77.31%、78.69%,最新仓位指数更是连续刷新近13周新高仅略低于年初水平,较年内低点上涨3.77%。从近期私募仓位动向来看,私募积极加仓备战5月的意图非常明显。
截至4月26日,58.24%的股票私募仓位处于满仓水平;26.99%的股票私募仓位处于中等水平;13.14%的股票私募仓位处于低仓水平;另有1.63%的股票私募仓位处于空仓水平。整体来看,空仓、低仓和中等仓位股票私募占比均有下降,而满仓股票私募占比明显提升,意味着越来越多股票私募倾向于高仓位备战5月行情。
“今年的市场大概率比去年好,其实可以积极地去追求正收益。”宁泉资产投资总监、投资经理余璟钰在“2024年度巴菲特股东大会中国投资人峰会”上分享了精彩观点。他称:“过去我们以防守反击为主,现在我们会更积极。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就以‘种田式投资’为主。找一些好的地,把种子播下去,不期待每年都会一起收获,但是每年只要有某块地可以收获,对于我们的产品表现来说就够了。”
余璟钰表示,宁泉今年重点关注房地产和光伏行业在触底反弹过程中产生的机会。在最新的投资月报中,可以看到3月份宁泉继续买入了一些光伏行业的股票以及一些地产股和物业管理股。他认为经过三年的消化之后,很多光伏企业的估值又变得合理,而且这个行业未来的成长性依然很好,现在所谓的过剩也可以通过时间消化。而就地产来说,未来整个住宅市场应该依然是一个10万亿元左右规模的市场,这种体量几乎无可匹敌,远比很多行业要大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地产销售周期的钟摆已经到了比较悲观的位置,未来只要恢复到常态,回暖指日可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