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很早就出现了“考古”一词,例如北宋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一书。不过,当时的考古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区别很大,当时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石刻等物品的搜集和整理。

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我国兴起比较迟。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曾派考察队、冒险队潜入我国边疆地区进行活动。二十年代后期,我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发掘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才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体系逐渐完善。在考古技术、设备还不完善的年代,部分人坚持发掘文物,导致文物被大量毁坏。被视为中国考古界耻辱的一次考古,出土了3000件文物,30分钟内就损坏了一半。 郭沫若,中国考古界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1956年前后,为了更好地了解明朝的历史,也有人说是郭沫若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他提出挖掘朱棣的陵墓,遭到了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强烈反对。他认为,中国的考古技术条件比较差,没有实力去发掘。但郭沫若等人不肯死心,又提出发掘埋葬着朱翊钧和他两个皇后的明定陵。它占地高达18.2万平方米,坐落在大屿山脚下。郑振铎再次反对郭沫若的提议,却没能成功阻止。

从1956年到1957年,考古工作者对明定陵进行了发掘。他们用炸药炸开了地宫,从里面发掘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以皇帝、皇后等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服饰用品也相当精美,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十分珍贵。 然而,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发掘技术有限,不知道如何保护文物,导致定陵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暴露在空气中后迅速风化。3000余件文物,在半个小时内就有一半左右的损坏,这对中国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当作

定陵遭此劫难,郭沫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若不是当初他一意孤行,定陵怎么会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了的陵墓,最终落得如此下场,此次的损失也难以估量。因此,发掘定陵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和耻辱。从那以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不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