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7年,时属中华的隋朝,与之隔海相望的东瀛正处于历史上的古坟时代,时任天皇为明天皇。

中华民族刚刚从一场长达数百年的乱世中走出,一个治世即将开启。东瀛却深陷内乱之中,国内瘟疫横行,内斗不断。

明天皇二年,大臣苏我马子建议上位者遵奉佛教诸神,以求上天庇佑,眼看着举国百姓深受疾病折磨,明天皇不忍,下令重新修缮寺庙。

一座名为四天王寺的建筑在东瀛大地上崛起,寺庙修建之初,就遭到了以物部氏为首的灭佛者一致反对,他们甚至闯入寺庙,欲图毁坏其中佛像,侮辱寺中僧侣。

许多人都以为这座精美的寺庙会毁于一场战火,却不想这座寺庙意外成为了日本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寺庙。

这之后日本历经数代沧桑巨变,寺庙虽然经过多次修缮,却依旧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而建造这座寺庙的会社——金刚组株式会社,比这座寺庙存在的时间更为长久,被称为世界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公司。

存在时间最长的企业

金刚组株式会社成立于公元581年,距离2023年已经1442年。按照一般人对于历史兴亡论的理解,简直是不可思议。

到底这家公司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历来有依附于当权者的公司,可一旦当权者倒台,做为其依附的组织必然会树倒猢狲散。

如同《红楼梦》中言说的那样:好一片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才应该是事物的常态。

金刚组却躲过了这则人世的客观规律,到底是天意使然?还是人力为之?答案就在其发展的历史当中。

诞生于日本飞鸟时代的金刚组株式会社,从一开始就将自身定性为家族企业。为了避免企业本身失去竞争的活力,他们将整个企业分成数十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各自独立,互相竞争,实力超群者最终才有资格拿下竞标权。

有些管理经验的人,或许会问这样不会导致企业内部斗争不断吗?为了防止发生内斗,他们规定,只能拥有柳氏家族血液的人物,才能资格担任企业的董事长。

那时节没有董事长一职,他们称呼其为“堂主”。堂主一般的事务性工作就是协调各个小组的矛盾,同时对外寻找生意,以保证会社的收入。

如此操作?难道家族企业就不会遇到大的劫难,可以风平浪静地行驶到今天?

中国有一句古话,选自于《易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金刚组不可能一直沿用原来的老套路,其以维修寺庙起家,在建立之初,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佛教恰好在那个时候大力发展,各地大兴寺庙。

金刚组趁机接下许多和寺庙有关的项目,另外一座建立于公元607年,名为法隆寺的建筑,亦是日本著名的名胜古迹。

仅凭此两幢建筑,金刚组足以名垂日本史册。

四次危机

然而,翻开金刚组的历史,其真正能动人心的还是面对困难,临危不惧的勇气。在长达千年的沧桑历程中,金刚组一共经历过四次重大危机。

这四次危机都足以将企业推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一次危机发生的时间是十九世纪,彼时的日本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

明治天皇先是进行了倒幕运动,之后又将目光转向西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明治维新。俗话说:不破不立。

为了更好地传播西方的理念,必须将之前的陈旧观念一股脑打碎。

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这不是那些人的过错,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为了学习新理念,必须彻底摒弃旧有的理念。明治天皇以及当时的官员也是如此,为了宣扬新的思想,他们做出了去佛的举动。

原因有两个:

其一,寺庙僧侣众多,而社会因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壮劳力短缺的状况。

其二,佛教宣扬来世的思想,容易使民众产生消极避世的想法。

日本国民性本就偏向幻灭,加上佛教的助力,会增强民众遁世隐居的想法。

佛教趋于低谷,以建筑佛教寺庙为主的金刚组自然而然业务缩减,收入大幅度减小。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没有收入就是一种亏损,因为每天其还要支付大量的开支。

幸亏企业平日积累了足够多的善缘,多家寺庙乐意主动将庙中的香火赐予,使得企业在艰难中渡过这场劫难。

时代在进步,人的观念在变化。企业的第二次危机出现在家族内部,堂主的位置传到第37代时,后代无人愿意接替祖宗传下来的位置。

经过多方商议,最终决定由第三十七代传人的妻子接任堂主,此危机较小,不足以产生覆灭的风险。

第三次危机却是实打实的危机,发生在二战时期,因为对外作战,国内经济缩水,大量的寺庙皆入不敷出,会社没有任何生意可做。

幸而军方有信仰佛教的人物,为了挽救处于危

局中的金刚组,将军用木箱这一业务悉数交付给柳氏家族。

凭借这项生意,柳氏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本以为会就此实现高速发展。可不久之后,也就是1945年的秋天,日本无条件选择投降,会社再次无生意可做。

然国内时局安稳,经历过苦难的百姓逐渐转向内部的信仰,寺庙的生意开始慢慢多了起来。谁知日本由于高速的发展,致使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泡沫经济。

大量人员失业,金刚组面临着破产清算,幸好其下面有一个子公司,收入尚可,重新组建了一个新的金刚组,填补了原来了一部分的债务,使得企业只剩下40亿日元的负债。

经历了数次危机,金刚组再次回归到了寺庙建设这一项目上,在新时代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