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辛振东 济南报道
五一假期,北京城市副中心,中铁十四局京唐城际铁路运潮减河隧道盾构段施工现场地下20多米处,“京通号”盾构机正向前不断掘进。
5月1日,“京通号”盾构机掘进距离突破1000米大关,而指挥这台长约138米、重达3200吨的“钢铁巨龙”的人正是全国技术能手、中铁十四局京唐城际铁路项目部盾构副经理魏哲。现在,他正带领团队向6月8日盾构全线洞通的施工目标全力冲刺。
魏哲在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驯龙”:8年,开仓作业200余次,换刀3000余把……
京唐城际铁路是连接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省唐山市的高速铁路,线路全长约148.7公里,而运潮减河隧道正是京唐城际铁路全线贯通的“最后一步”,“京通号”盾构机穿越的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条高铁大直径盾构隧道。
“上天有神州,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大国重器、“钢铁巨龙”、“地下蛟龙”、工程机械之王……一个个称号都显示着盾构机在交通工程领域的重要地位。作为盾构机的操控者,魏哲以构筑广阔“地下空间”为使命,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工作8年的时间里,累计开仓作业200余次,换刀3000余把,下穿特级风险源17次……一项项数字也见证了魏哲的成长之路。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国内盾构操作知识匮乏,魏哲怀着“国之需要、我之理想”的报国追求,决心练好盾构操作技术,针对施工中的“卡脖子”难题反复琢磨,不分早晚扎根掌子面请教学习,半年时间,魏哲办公桌上就垒起了数本写满各种问题和答案的“工作日记”。为排除施工故障,掌握开仓作业技术,他曾在齐腰深的冰冷泥浆混合物里前前后后浸泡了3个多小时,在狭小的操作空间完成了渣石清理和碎石机维修等工作。在与困难数次较真中,他一步步成长为业务精练、经验丰富的盾构操作“行家里手”。
在魏哲工作的第五年,魏哲参加了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团队第一名、个人第一名,成为唯一一名“双冠王”,并被人社部认定为“全国技术能手”,成为了奋战一线的“盾构技术尖兵”。
2015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以来,魏哲先后参建了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地铁3号线、穗莞深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他带领盾构团队成功穿越国内最大最复杂水下溶洞群、国内最长城际铁路海底隧道……针对穿江、越海、全类别综合地层,为不同工程的大国重器“量体裁衣”,一路穿越各种复杂地质,让魏哲完成了从技术小白到盾构大师“驯龙高手”的华丽蝶变。
魏哲在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造龙”:“大国重器”的“裁缝师”
除苦练技术外,魏哲还积极参与盾构机研发制造、优化设计工作,为多个重难险工程量身定制“大国重器”。
在长沙地铁3号线湘江隧道施工中,盾构机需下穿形成于3亿年前泥盆纪的湘江岩溶发育区和断裂带,施工难度世界罕见,魏哲带领团队改造刀盘冲洗系统,首创“半仓推进”工艺,选型优化软岩施工刀具,使盾构机刀具使用寿命提升了8倍,成功穿越国内最大最复杂水下溶洞群和断裂带,开创国内施工先河。
在国内最长城际铁路海底隧道——穗莞深城际机前段工程建设中,盾构隧道密集穿越粘性土层、硬岩等9种复杂地层,针对刀具“软硬”兼容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魏哲牵头优化刀具配置,综合掘进效率比前期筹划提高35%;在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施工中,盾构机要下穿长芦海晶盐田,地层中腐蚀性离子含量约为正常地层环境的160倍,对盾构设备抗腐蚀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为此,魏哲及团队为盾构机配备同步双液注浆系统、主驱动伸缩系统及同步推拼系统,确保平稳高效穿越高腐蚀性地层。
在京唐城际铁路运潮减河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机需下穿河流、文物等风险源,且需保证一次性完成高密实中砂地层掘进,魏哲及盾构设计团队为工程量身定制盾构机“京通号”,通过增大刀盘中心开口率、合金尺寸,增加外周刀具数量及有效切削深度,极大延长了刀具使用寿命,能够实现整条隧道一次性掘进不换刀。此外,在刀盘上配备光纤连续式、液压式磨损检测装置,实现在掘进过程中对刀具磨损量的实时监测。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多年来,魏哲带领团队拓思谋新,先后攻克21项技术难题,荣获国家级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7项。针对施工难点,魏哲和团队联合盾构机刀具、油脂及配套设备等多家国产制造商共同研发新型产品,助力盾构机配件厂商走向擦亮国产品牌的突围之路。
为推进传统化生产模式向智能化“智造”升级转型,魏哲技术创新团队自主研发打造了盾构数字化集成平台、云上盾构平台、钢筋焊接机器人等智慧化产品,并曾创下三个月完成产值近13亿元,单月施工产值7亿元,项目创效近4亿元的惊人记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