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平安银行召开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在会上表示:“我们一直有意愿提升分红比例,但过去由于盈利主要用于补充资本,所以分红比例不高。2023年,我行资本充足率有所好转,所以这次分红比例提高到30%。未来,我们也会积极优化资本效率和回报率,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截至当日收盘,平安银行股价单日涨3.62%。
就在3月14日,平安银行发布了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调整资产结构及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646.99亿元,同比下降8.4%,实现净利润464.55亿元,同比增长2.1%,持续保持正增长。
同时,2023年,平安银行资产总额约为5.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不良贷款率为1.06%,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及占比较上年末实现双降,拨备覆盖率为277.63%,资本充足率则为13.43%,较上年末提升0.42个百分点。
除了分红外,在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高管层还解答了近期市场较为关注的组织架构调整、零售业务调整及房地产行业风险等问题。
平安银行组织架构调整 增强重点地区、发达地区分行的战斗力
近期,平安银行的组织架构调整备受市场关注。2023年11月27日,平安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组织架构调整的议案》,其在2023年年报中则表示,总行精简架构,简政放权,优化机制,提升效率,增强服务能力,向“服务型、赋能型”组织转型,分行自主自驱,积极主动,夯实队伍,提升能力,深化综合化经营。
为何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在3月15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冀光恒表示,银行的队形基本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是实践积累的经验,但这种队形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全国经济地域分化越来越显著,差异化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让指挥打仗的人在前线有更多决策权、资源配置权非常重要;其次,银行之间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残酷,给分行行长更大授权、更快的决策效率,是未来银行在竞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两个因素就是我强化分行、腰部的最主要思考。”
冀光恒进一步表示,除了资源调整外,将来分行还要做等级行,根据不同地区的GDP、总人口、财政、隐形负债等情况,进行差异化资源配置,盯住重点地区、重点分行。“未来,分行还将完全综合化,分行行长将管理全部业务,同时,总行对分行考核的KPI指标将大幅压缩,紧紧围绕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总行瘦身,腰部做大,分行要综合化,重点地区的重点分行、二级行、地市行等网点要从原来单一做零售转为综合化,其实,把一个大行交给一个行长,他的压力非常大,过去更多听别人下指标,现在,分行行长要做‘家长’,要摆得平、带得动,但这确实也是做强分行、做实分行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冀光恒看来,将来总行主要的任务是赋能,主要管大的信贷政策和及时调整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用这两个点来支撑各家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将来,分行要大规模增强活力、战斗力以及在当地的影响力,特别是要增强在重点地区、发达地区分行的战斗力,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零售业务首要是控制风险 后续将优化四个成本
在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也备受关注。年报显示,2023年末,平安银行零售客户数达12543.2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9%,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约4.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全年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比58.4%。
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张朝晖表示,零售业务是总行一直以来的战略重点,即使这几年发生一些变化,零售业务占银行总营收的比例都高于50%,2023年则达58.4%。“后续零售做强的核心战略不会动摇。”
但张朝晖也认为,早期银行息差有2.7%、2.8%,到去年四季度已跌至1.7%以下,对银行业整体经营提出了挑战,更要求银行精细化管理,走向高质量发展。所以,后续发展零售业务首先要控制好风险。
张朝晖称,后续,公司将优化四个成本,首先是风险成本,逐步压降一些高风险、高定价的客户群体,提升中低风险的客群占比,进行组合性管理,另外,还推行“一行一策”风险政策,把风险成本控下来;其次,资金成本即负债端的成本也要着力压降;第三,获客成本要调整,通过大数据更精准地识别优质客户;最后是管理成本,通过数据化经营降低整体管理成本,最终实现利润持续稳定且可预期增长。“另一个方面,零售业务也要打造‘护城河’,即依托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优势打造渠道优势和服务、权益体系。”
与万科的合作整体风险可控 相信其会度过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贝壳财经记者发现,针对市场关注房地产贷款的相关问题,平安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数据称,去年末,本集团(平安银行及其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房地产相关的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2841.9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94.39亿元,本集团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807.9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7.74亿元。
其中,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是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553.2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81.62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820.05亿元,占本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2.4%,较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全部落实有效抵押,平均抵押率为40.9%,95.8%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
在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党委委员,拟任行长助理兼首席风险官吴雷鸣还回应了与万科之间业务的风险问题。他表示,我行和万科有长期合作,且合作聚焦在优质区域和优质项目,这也是我行做房地产坚持的原则。
吴雷鸣明确回复称,我行与万科的合作整体风险可控。“万科的确是房地产行业的标杆,相信它可以度过本轮房地产的行业性周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赵方园
校对 付春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