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第11集,小太监洪竹一共出场三次。

第一次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范闲带着二皇子找检蔬司的不痛快,得到消息的戴公公正在纠结这件事自己究竟该如何应对的时候,洪竹出现了。

他不卑不亢又毫不刻意的诱导了戴公公,并找理由没有跟着对方一起去检蔬司。 戴公公走后,洪竹嘴角上扬,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容。

第二次出场也是在关键时刻。 戴公公听说了御史们正在弹劾范闲,正在摔东西表达怒意,身边站住的正是洪竹。 洪竹三言两语说得戴公公心里凉了半截:御史们以为你和范闲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这句话的后果是,一旦戴公公被拉到朝堂上对峙,他一定会想方设法撇清和范闲的关系。 而范闲要的正是这样的结果。 第三次出场,戴公公被庆帝点名上殿,此时的戴公公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趾高气昂,甚至失去了行动自由。

在被架着往大殿的路上,他的鞋掉了,面对侍卫们的无视,远处的洪竹用“殿前失仪”的幌子,保住了戴公公最后的颜面。 简单的三次出场,一个沉着、有心机且绝不普通的小太监形象跃然纸上!

非原著粉早在看到他的笑容之时,就发现了此人的不寻常之处,谁家刚进宫不久的小太监有那么心眼?谁家手中无权的小太监会上赶着参与范闲和皇子们的争斗? 原著中,洪竹是范闲隐藏最深的一个内应。

洪竹原本姓陈,有一段凄惨的身世,年少时因为家中富有被县令盯上,心狠手辣的县令用残忍的手段杀害了他的全家,并把庞大的家产据为己有。 恰巧出门玩耍的洪竹和哥哥幸活了下来。为了报仇,他进宫当了太监。

在宫中,和其他只为了有口饭吃的小太监不一样,洪竹一直在谋求着接近上位者的机会。 于是就有了洪四庠给取的“洪竹”这个名字,还有了这个名字带给他的诸般好处。

但,他很清楚,仅仅这些还不够,早就把他忘到脑后的洪四庠,不会帮他报仇。 后来就遇到了范闲。 更准确的说,是范闲主动找上的他。

范闲虽然不是圣人,但他有着那个时代其他权贵所没有的悲天悯人,看到可怜的老金头他会伸出援助之手,看到老金头死在他面前,他会找二皇子的不痛快。 而老金头女儿的死,坚定了他一定要让二皇子栽大跟头的决心。

范闲说过,他最大的梦想是做一个富贵闲人。 在发现富贵闲人根本不足以保护身边亲近的人之后,他开始培植自己的亲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在无法预料的灾难来临之际,有自保的能力。

既然已入权力争斗的的旋涡,皇宫中就少不了忠诚的内应。 有所求的洪竹,进入了他的视线。 就像对邓子越说的“从今以后我是你的靠山、咱们看人,不看他说什么,看他怎么做一样”,范闲替洪竹报了仇。

害死洪竹全家,如今已经官至知州的那个县令,死了;洪竹远在家乡的哥哥突然收获了八百亩良田,还当上了大官。 大仇已报,家人也得到了安置,洪竹接下来的人生,就剩下报恩了。

这些事情别人是不知道的,因为在外人眼中,洪竹和范闲的交集是后者在庆帝面前告了前者一状,还因此发配到了皇后宫里。 从皇帝跟前的红人,到一年都见不上皇帝一面的皇后的宫里,这得是多大的仇恨?

更别提后来暗地里多番较量了。 范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原因很简单,以庆帝的多疑,他不信范闲在宫里没有亲信,就算范闲想不到,还有陈萍萍呢,还有林若甫呢?

有了前面的铺垫,任庆帝再聪明,也不会怀疑到范闲的死对头头上不是? 对于范闲来说,陈萍萍不止一次灌输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观念带来的后果就是,即便宠他如庆帝,说不定在某一天吧不高兴了也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他必须预先筹谋,才能在前途未卜的未来,多一些胜算。 他需要洪竹。 他尊重洪竹。 洪竹当然能感受到这一点,他给范闲提供了太子和长公主不伦关系的证据,让范闲在和长公主的争斗中,彻底占了上风。

更重要的是,这个秘密,让庆帝彻底厌弃了长公主。 意外的是,在范闲和庆帝决胜的关键时期,洪竹放走了皇后和太子。 在范闲的小本本中,皇后必须死,因为她是当年导致叶轻眉离开人世的罪魁祸首。

洪竹没有做到“从一而终”,范闲会不会弃他不用?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范闲向登上皇位的新帝李承平讨要了洪竹。

尽管新帝十分欣赏洪竹的忠诚,十分想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可是在面对一手扶持自己上位的范闲时,他终究选择了妥协,把洪竹送了出去。 新帝以为接下来等待洪竹的一定是必死无疑,毕竟这么多年的争斗中,洪竹明里暗里不知道给范闲使了多少绊子。

李承平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多年后他亲临江南范闲府中,竟然看到了躺在竹椅上悠然自得的洪竹。 原来,范闲带走洪竹不是要他的命,而是让他当自己的管家啊!

洪竹的故事告诉我们,跟对人,有时候比有才华更重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