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4月26日晚,长沙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与今年一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2023年,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48.03亿元,同比增长8.46%,归母净利润74.63亿元,同比增长9.57%,
今年一季度,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61亿元,同比增长7.89%,归母净利润20.93亿元,同比增长5.75%。
截至今年3月底,长沙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0613.03亿元,较年初增长4.05%,提前两年实现“万亿”资产的战略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长沙银行净息差达到2.31%,处于行业较高水准。
多位城商行人士向记者透露,面对利率下行、存贷款利差收窄、市场竞争加剧等新市场环境,整个银行业面临较大的净息差收窄压力。为了找到“突围”办法,各家银行都在试水不同的解决方案。
长沙银行董事长赵小中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去年长沙银行之所以实现2.31%的较高净息差,主要原因是精益化管理取得成效。
“当前,面对竞争加剧、利差收窄等巨大压力,成本管控能力与组织效能高低,将很大程度决定银行竞争的成败。对长沙银行而言,组织生态不仅是凝聚力与战斗力,更是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与科技赋能,去年长沙银行人均资产达到1.06亿元,人均净利润达到81.93万元,精细化管理与组织生态变革对银行业务发展的反哺作用正日益显著。”他指出。
精细化管理“对冲”净息差收窄压力
尽管去年宏观经济波动加大,长沙银行各项贷款仍在持续增长。
截至2023年末,长沙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2.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8.32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户数71959户,较上年末增加5476户;绿色金融贷款余额429.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02亿元,同比增长31.60%;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77.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5.67亿元;
这背后,是长沙银行一面积极做好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持续增强科技金融、小微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贷款投放,一面以打造“区域领先的生态银行”作为业务发展目标,稳步推进“3+2”生态体系的湖湘实践。
记者获悉,一面做好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一面深耕当地产业升级与本地生活服务,正成为众多城商行摆脱宏观经济波动加大、在激烈市场竞争过程寻求差异化发展的主要突破口。
与此同时,众多城商行也意识到,数字化转型进度较慢、精细化管理能力不足、科技赋能力度不够,业务部门各自为战,很大程度制约了自身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养老金融、本地化金融服务的竞争力。
多位城商行人士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城商行深耕本地金融服务的最大痛点,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分别是市场反应偏慢、金融服务实际覆盖面与用户触达率较低、金融服务体验满意度不强。这背后,是城商行未能在数字化转型与精细化管理之间,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
围绕精细化管理,长沙银行一面在各项金融业务流程优化环节引入AI智能助手、完善系统看板、精简流程节点,去年累计完成1575个内部流程梳理,人均流程处理时长减少37%,更快的流程意味着银行能更好地感知市场变化与快速提升金融服务体验;一面在组织生态建设方面初步建成全覆盖、立体化、柔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激发组织潜能与提升人均产能。
去年长沙银行通过精细化管理推进全渠道降本增效,相关资金、税务、运营等环节的成本压降超过10亿元,不但有效提升净息差水准,也驱动利润保持稳健增长。
记者获悉,精细化管理还助力银行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深耕县域特色领域,锚定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具体而言,去年长沙银行成功搭建涵盖85万涉农客群的基础数据库,为各项县域特色金融服务迭代升级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支撑;与此同时,长沙银行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促进金融服务深扎稳沉,通过布局新市场寻求差异化发展空间。
截至2023年末,长沙银行县域存款余额达2045.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2.32亿元,增长16.01%;县域贷款余额达到1697.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3.93亿元,增长19.25%;县域零售客群624.8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59.56万户,增长10.54%。
多位城商行人士表示,深耕县域经济,同样是众多城商行努力保持较高净息差水准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越来越多县域的经济活力正在提升,给银行带来更多的优质企业个人客群;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深耕县域金融服务,城商行也能获得较高的净利息收入与其他中间业务收入,“支撑”净息差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准。
但是,随着大型银行也在积极推进业务下沉,将金融服务覆盖面延伸至县域范畴,中小银行要找到差异化的发展空间,仍需通过科技赋能与精细化管理,一面增强对县域客群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的洞察,迅速提供相关金融服务获取市场先发红利,一面持续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县域范畴的普惠金融获得感与可及性,提升县域客群粘性以获得更大业务发展空间。
赵小中指出,未来三年,长沙银行将初步建成全栈国产化大数据基础平台,提炼打造一批数字化经营标杆场景和“样板间”,实现新增和存量业务线上化率100%,数字化模型策略对信贷资产业务的有效支撑率达100%,驱动客户价值持续增长。
深化零售业务转型“充实”业绩增长稳健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面对宏观经济波动加大与利率下行等压力,城商行若要实现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另一个突破口是做大做强零售业务。
一直以来,对公业务与零售业务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风险对冲性。当宏观经济波动加大与利率下行时,对公业务的营收下滑压力与贷款风险往往会加大;相比而言,零售业务的发展则相对稳定,能有效“平衡”对公业务波动压力。
对于城商行而言,如何做大做强零售业务,依然是一大挑战。毕竟,以往城商行主要服务地方大型企业等对公业务,在零售业务端的布局相对较少。
作为深耕湖南的本土城商行,区域充沛的居民消费能力为长沙银行发展零售业务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近年,长沙银行持续深化零售发展转型,围绕零售客群“金融+非金融”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其中包括通过代发工资、医保社保代发、公私联动、社区网格化等举措持续扩大零售客群;搭建丰富的本地生活生态场景做深零售客群关系;持续扩大财富管理版图;完善消费贷款产品矩阵以形成对本地客群的广泛覆盖;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信用卡业务以丰富属地用卡生态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长沙银行财富客户数达到117.9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0.03万户,增长20.45%;零售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达4001.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6.92亿元,增长21.09%;消费贷款余额达到675.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9.91亿元,增长21.58%;信用卡累计发卡332.77万张,较上年末增加26.79万张,增长8.75%,
与此对应的是,截至去年底,长沙银行个人存款达到3360.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42.13亿元,增长23.62%,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51.01%;个人贷款达1847.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7.30亿元,增长7.40%,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37.84%。
通过持续深化零售业务转型,长沙银行各项业务收入均稳健发展。去年,其利息净收入达到200.28亿元,同比增长11.47%;非利息净收入达到47.75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2.54亿元,同比增长14.28%。
在深化零售业务转型同时,长沙银行对公业务正在探索产业金融建设新路径——围绕储能材料、工程机械、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以及教育行业等关键领域,累计投放信贷金额逾74亿元,全力服务湖南省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有力支持省、市重点产业项目168个,投放信贷资金175.51亿元、同比增长28.40%。
在赵小中看来,通过加码产业金融与当地重点产业的信贷投放,长沙银行也能更有效地规避宏观经济波动加大等因素所带来的对公业务信贷风险,确保银行资产质量整体平稳可控。
截至去年底,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1.1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14.21%,较上年末上升3.12个百分点。
记者获悉,去年长沙银行出台了“134568”新十年战略体系。其中,2024-2026年期间,银行将业务突破、能力提升、风险出清作为三大目标,始终坚守服务实体初心、深耕湖湘使命,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优质金融供给,为发展“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指引下的湖湘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力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