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先后看到了金陵十二钗诸册,听到了完整的红楼梦曲子。十二钗判词没有什么争议,除了钗黛共用一首外,其他十人每人一首。

但是,到了红楼梦曲,就开始存在争议,尤其涉及到宝黛钗三人的两支曲子,至今没有统一答案。

红楼梦曲最大的争议,来自前两支《终身误》和《枉凝眉》,这两只曲子所咏叹的人物到底是谁,莫衷一是,尤其《枉凝眉》,咱们不妨试着分析一下。

关于红楼梦曲,警幻仙子曾这么介绍: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也就是说,这些红楼梦曲,不全是咏叹人物的。

加上“红楼梦引子”和“收尾”,红楼梦曲一共是十四支,从内容来看,很显然,开头和结尾是属于总结式的“感怀一事”,而中间的十二支曲子则是咏叹人物。

有人该说了,这十二支不正好对应了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十二位女子吗?所以,有人会简单地认为,终身误说的是二玉,枉凝眉说的是二宝,或者反过来。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黛玉和宝钗是共用一首判词的,也就是说,金陵十二钗判词其实只有十一首。这样的话,与十二支红楼梦曲就无法对应。

其实从《恨无常》曲往后,一直到《好事终》曲,我们也很容易一一对应上,就是从贾元春到秦可卿,这十人的判词和曲子是互相对应没有问题的。

问题就出在钗黛二人身上,按照常理,既然两人共用一首判词,那么很可能,也是共用一首曲子的,而且按照对应次序,也只能是《枉凝眉》。

但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枉凝眉说的不是钗黛,而是宝黛,甚至其他人。我们不妨来看看。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我们知道,宝钗的蘅芜苑里,有很多仙草,而黛玉自然是那块无暇美玉。因此,这两句上句宝钗,下句黛玉。

有人说上句黛玉,下句宝玉,这个解释有点牵强,宝玉虽有玉,但在曹公笔下,从未将其看成无暇美玉,反而是浊玉,而且他的前身神瑛侍者,出自赤瑕宫,所以他不是无暇美玉。

越往后看,我们越会发现,曹公写的根本不是宝黛,也不是宝玉宝钗,而是钗黛二人。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两句已经很明白了,没奇缘但遇着他,说的是宝钗,两人是世俗的金玉良姻,最后结为夫妇,所以不是奇缘。

有奇缘但心事终虚化,说明最后没有在一起,这说的不就是黛玉吗?她跟宝玉有木石前盟的前世奇缘,但两人最终并没有终成眷属。

大家可以结合原文情节,细细品味一下,就是这么回事儿。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跟之前一样,上句宝钗,下句黛玉。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上句宝钗,下句黛玉。

最后一句: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普遍认为写黛玉,其实这是对钗黛二人的咏叹。宝黛有缘无分,二宝也没有走到最后,流泪的除了黛玉,还有宝钗啊。

宝钗流泪,是因为宝玉最终悬崖撒手,出家为僧,留下她一人枉自嗟叹,独守空闺。而黛玉流泪,是为了偿还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直到泪尽夭亡为之。

弄清这个,再来看终身误就好理解了,宝玉既然是绛洞花主,是惜花人和送花人,自然是总领群芳的这么一个安排,终身误正是以他的口吻和视角,写其与钗黛二人的情缘。

你看开头两句就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就是以贾宝玉的口吻唱出来的,原文三十六回,宝玉做梦,就直接说过这句话: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所以,后面依次都是这样,宝钗一句,黛玉一句,都是以贾宝玉的视角,来写他与二人最终归为梦幻一场的红尘缘分。

这样一来,从枉凝眉到好事终,总共十一支曲子,与十二钗正册十一首判词,就都一一对应上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