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吴杰 济南报道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丰沃土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营商环境的好坏不仅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更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山东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大背景下,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已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在今年的 “新春第一会”上,山东提出将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招商引资作为2024年工作重点。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营商环境则是招商引资的基石和底气。如何服务好市场经济发展,让市场感受到“山东速度”体验“山东温度”?记者近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了“锦囊妙计”。

放宽准入之门 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哪里营商环境好,市场主体就愿意往哪跑。

截至2023年底,山东实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1465.9万户,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4.4%。快速增长的经营主体是市场大省、经济强省的一种体现,见证着山东营商环境的迭代升级。

“之前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只能查询到企业的基本信息,而且还需要注册登录。”济南同盛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凯表示,现在“二码合一”后,只需要微信扫一扫,商户、客户以及我们的伙伴,这样可以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查询到基本信息和许可资质,也可以提高透明度,同时还提高合作的可行性。

刘凯口中的“新二维码”正是山东全面推行的 “二码合一”试点,一个“企业码”,包括了执照信息、企业信用信息、行政许可等在内的涉企信息,帮助经营主体提升自身形象宣传的同时,解决了企业相关信息不易获取问题。辅之于这项改革,山东继北京、上海后,在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上第一个省份开设了地方专区。

群众的诉求,由政府帮忙解决。在市场准入服务上,“改”字当头,“干”字为先 ,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歇业一件事”集成改革、“一照多址”改革等等,山东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做好营商环境服务保障,让各类经营主体如鱼得水、如鸟归林,才能激发市场活力的内生动力。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山东省政府报告中提出,抓实抓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如何更好地为其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山东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5万家,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6.5%。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增长速度和发明专利拥有量与日俱增,山东构建起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及其代理行为。截至目前,在建和已建成运行国家级保护中心8家,快速维权中心3家,维权中心13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3家,省市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59家。

除此之外,在探索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积极推进数据知识产权相关制度构建、登记实践、权益保护、交易使用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累计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150件,发放登记证书89张,存证386件。完成首件数据知识产权使用许可备案,颁发全省首张数据知识产权使用许可备案通知书。

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的商业氛围,让科技型创新企业敢创新、敢啃硬骨头。山东围绕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提升开展了“专利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行动,共为“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办理专利快速预审7520件、质押登记 2674 件。

围绕企业后期发展,知识产权转化难的问题,举办了多场供需对接、技术路演活动,促成了高校院所6个“专利包”转化,实现知识产权运营167件、总金额1.2亿元;

当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加速发展,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不仅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质生产力的活力源泉。

推进“放管服”改革 促进监管效能优化提升

公开透明、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提升监管效能,省市场局不断健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精准监管、高效协同的联合监管、数字赋能的智慧监管,通过多措并举,推动监管有序化、高效化。

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召开了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统筹制定2个抽查事项清单、2个抽查计划和1个工作要点,明确了全年重点任务。

不断加大相关领域执法力度。推进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省政府同意2023年印发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梳理行政执法事项938项,全面落实清权、减权、晒权等改革要求。部署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虚假宣传、刷单炒信、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9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发布典型案例17个,组织开展全国侵权假冒商品统一销毁山东分会场销毁行动。

深入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综合监管,充分发挥部门协同作用,厘清各部门监管责任,建立起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责任无盲区的多部门协同责任体系。牵头制定《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首次明确了25个重点行业领域省级主管部门,确定21项监管任务。

创新开展与税务“多报合一”改革,企业在年报时可自动获取税务的8类财务数据,大大提高了年报的便利度和数据准确性。

构建高品质质量服务体系 推动质量惠企落实见效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

近年来,产业集群正成为山东的一大亮点。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正在齐鲁大地焕发新的生机活力。通过做优质量政策服务“软环境”,做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硬支撑”,山东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质量惠企促发展”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赋能中小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等重点工程,实施国家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造运用体系更加高效。

在完善质量政策服务体系方面,解剖麻雀“出实招”,从企业观点、经验中发现解题的“金点子”,找到满足企业需求的“过河的桥和船”。省市县三级组建612人的质量政策服务联络员队伍,指导企业精准对接各项帮扶政策,发挥市场监管“工具箱”作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在质量管理模式升级、专利与标准融合、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等方面遇到的痛点堵点问题。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是质量建设发展的奠基石。产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出现杂乱无序、畸形发展的乱象。多年来,山东在强化标准化引领和认证平台方面持续作为,通过开展“标准化高端专家山东行”活动,为42家企业解决近80项标准化需求和问题。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累计培训服务小微企业4.7万家,发放奖补资金1900余万元,全省1.7万户小微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小微企业提升供给质量、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传统的“一行一策”到如今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将线上与线下打通,实现了质量基础设施资源的有效匹配,有力提高了质量基础设施集成应用的系统性、通达性,标志着山东省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在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中,变被动为主动,政策找企业,破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优化完善为企服务,为企业提供超预期服务,无疑需要更懂企业。

质量惠企聚焦的6条标志性产业链高端装备、纺织服装、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中,6家企业获得第九届省长质量奖,占比75%,7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占比70%;71个品牌获第二批“好品山东”品牌,占比67.6%,显著提升了产业链企业质量竞争力、品牌影响力。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山东的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不仅是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的“功夫拳”,更是高质量招商引资的“实力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