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寒食节到了,不忘老传统“南青北馓,一悠一勾”,吉祥安康,万事顺意!


       俗话说:“
       冬至一百零五,上坟添土
       ”。寒食,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因此,也被叫做“百五节”。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我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史书记载,晋文公重耳为躲避祸乱曾流亡于它国多年。期间,有个叫“介子推”的随从,一直是不离不弃,追随晋文公辗转逃亡。


       一次,晋文公腹内饥饿,便叫手下人去找些吃的。可手下人,找来找去只找到了一个老头。老头一见晋文公,就从怀里掏出来一把土奉上。随行人员大喜称道“此乃国土,君来日定当一统四方”。
       可晋文公看了看这把土,言道“要是这时候能有碗肉吃就好了”。话音刚落,就有人呈上一碗热呼呼的肉汤。晋文公吃罢,便问,肉汤从何处而来。得知乃介子推割股烹汤侍君后,大为感动,并许下来日定当厚报介子推割肉之举。这个就是著名的“割股啖君”的故事。


       可晋文公当上国君以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对所有人都进行了封赏,唯独漏掉了介子推。
       等他在想起来的时候,介子推已经带着老母亲去绵山隐居了。于是就带着人,去绵山寻找介子推。可绵山山高林密,想找一个人太不容易了。为了迫其出山,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谁知道一不小心把介子推给烧死了。


       后来,晋文公感念介子推的忠义之举,将其葬于绵山不说,还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在如今的山西省介休市,而“介休”之名,正是取自“介子推休眠之地”的意思。并规定介子推死难之日要禁烟火,吃寒食,来寄哀思,这个也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农历二月二十五“寒食节”到了,不忘老传统“南青北馓,一悠一勾”,吉祥安康,万事顺意!
       南青
       古代因地域、气候等关系,导致南、北方之间,在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俗上有着诸多的差异。


       旧历年间,在寒食清明前后,南方家家户户普遍会做一种叫做“青团”的小吃。“青团”,又叫“清明粿”,始于唐代,用艾草或其它绿颜色的果蔬榨成汁拌进糯米粉中,包裹进馅料,蒸制而成,外形油绿如玉,吃着甜而不腻,清香爽口。
       北馓
       “馓”,指的就是“馓子”。苏东坡在《寒具》一诗中写道“纤手搓成玉数条,碧油煎出嫩黄深”。
       “馓子”古称“寒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人民就有吃馓子的习俗。


       经油炸后的馓子,金黄酥脆,咸淡适中,入口即碎,可干吃,也可泡食。加之,易于储存、不易变质,可以说是寒食禁烟火期间的不二之选。
       一悠
       俗话说“悠一悠,不长秋”。“悠”,指的就是“打秋千”。“秋千”,古称“千秋”。起源于上古时期,先民借助藤蔓摆动采摘野果的行为。


       后为,古代寒食节女子必备的游戏项目。相传,寒食节这天坐在秋千上“悠一悠”的话,到了秋天会不宜生病。
       一勾
       “勾”,指的就是“牵勾”,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拔河。
       “牵勾”起源于战国时期,最初是做为军事训练项目而存在的。古代的“牵勾”工具,也并非我们如今所用的大麻绳,而是“篾缆”。“篾缆”,就是竹篾编制成的绳索,是古代的一种水上作战工具。


       牵勾时,绳索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两向齐挽。中立大旗,以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
       值得一提的是,“牵勾”还曾经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哦!不过,后来被取消而已了。
       小结
       “
       寒食禁火空斋冷,野外无人不伤神。山头垒垒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寒食节到了,你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评论分享!


       看到这,你有没有发现,新的知识又增加了一点儿呢?不妨,给小编点个赞,留言鼓励一下吧!由衷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在评论区留下一句“寒食安康”,为自己和家人一起来接福,接寿,接好运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