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景德元年,北宋和辽国军队在澶州战场上互相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双方签订了对两国影响巨大的《澶渊之盟》和平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从此休兵罢战,互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给辽国一定数量的岁币,两国之间在指定地点可以自由贸易。

《澶渊之盟》的签订在后世争议很大,有说它好的,也有说它坏的,对于北宋来说,当时在战场上并非处于弱势,但依旧签订了这个条约,主要原因是宋真宗这个皇帝不敢打了,扛把子怂了,除了讲和还能怎么着?至于签订的条约是好是坏?本文站在北宋的角度来简单讲述一下条约的正面意义和反面意义。

一:正面影响,花很少的钱就安抚了辽国,通过贸易和文化让辽国丧失根本

北宋在盟约中许给了辽国每年“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么点小钱钱,对于岁入过亿的北宋来说,实在是少得不能再少的代价了,相比起在两国边界构建长期敌对性质的防线或偶尔打上两仗要花费的军费,这就是吃一碗面的钱而已。

给岁币是节省了开支,开榷场可以自由贸易就是软刀子杀人,辽国的物产贫瘠,他的大部分国土不是草原,就是白山黑水,又因为游牧民族出身的习性,不怎么懂生产,所以基本上只能用低价值的原材料换取北宋这边高附加值的成品,以供贵族们所需。

一堆原材料或许只能换到看似精致一套茶具,而且,当交换物品不够时,不会生产的辽国贵族只能通过压榨国内的其余民族去获得能和北宋贸易的物资,比如后来灭掉辽国的女真,就要每年进贡东珠或毛皮等东北特产给辽国,当女真被索取的数量越来越多,自觉负担不起时,反叛也就来了。

两国贸易间的不平衡越来越大,北宋大占便宜,重要的是,辽国在贸易中是以北宋的货币为主,兜兜转转的其实全是北宋做出来的钱,现在也有人用现代的货币思维去分析《澶渊之盟》后宋朝占得便宜,认为是货币战争摧毁了辽国的经济,也算说得过去。

还有一点就是,北宋在文化上是绝对领先辽国的,辽国贵族大多以学习汉文、汉诗、汉画等为荣,但辽国的核心地区始终是在草原上,治下都是虎狼一般的游牧民族,当辽国放弃了游牧习性,转而自动汉化,就丧失了需要在草原上时刻保持的威慑力。

汉文化强大,可并不适合辽、宋时期的草原区域,草原上讲究的是弱肉强食,是武力代表一切,辽国在汉文化的侵袭下,失去了自己的特性,国家经济也因为和宋朝的贸易失去了主动性,辽国等于完全丧失了根本,对北宋的威胁越来越小。

二:反面影响,北宋并没有节省下多少军费,没了辽国的威胁,也丧失了攻击性

辽国因为盟约的签订,导致越来越虚弱,北宋其实也好不到哪去,签下《澶渊之盟》相当于是北宋主动放弃了开国两代帝王念念不忘的燕云十六州地区,主动让北宋的战略弱势继续保持在辽国的眼皮子底下。

只要这个弱势还在,北宋就必须继续小心,为了防止辽国突然翻脸南下,或者北宋在时机合适时也主动翻脸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必须一直保持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小说《水浒传》中说北宋的京师有八十万禁军未必就是虚言。

围绕在汴梁周围的数十万军队(还不包括和西夏作战的西军),所要消耗的钱粮物资可不少,长年累月下来,要养活这些军队就是天文数字,北宋自宋仁宗时期的三冗危机中,有两冗(冗兵,冗费)都和这数十万禁军有关。

辽国的钱是被北宋赚光了,所以越来越穷,越来越虚弱,可北宋的钱也被巨大的军队支出消耗光了,同样入不敷出,王安石拼命改革都没用。而且,因为和辽国一直和平,北宋空养了数十万军队,却因为长期不上战场,完全没了战斗力,后来的金兵一冲就垮。

综上所述,《澶渊之盟》的签订对辽国和北宋来说,其实都只是短时期的利好,北宋在辽国身上赚到了钱,也得到了长时间的和平,但北宋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强大自己,以等待翻脸的机会。当然,这和北宋从仁宗朝开始又面临西夏的威胁,被西夏牵扯了太多精力有关,也和北宋的内部改革不成功有关,始终无法借着跟辽国的和平时期提升自己的实力,后来虽然趁辽国虚弱时翻脸,却因为战斗力的原因,要依靠金兵才能拿回部分燕云地区,自己还被金国给灭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