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中,曹操在铜雀台建成后,大宴群臣,武将们比试箭术助兴。武将们一共分为两组,分别是曹氏宗亲大将和外姓将领,其中曹氏宗亲大将身穿红色战袍,外姓将领身穿绿色战袍,分列两旁。曹操传令道:
“有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即以锦袍赐之;如射不中,罚水一杯。”
第一个出场是红袍阵营的少年将军曹休,只见他拈弓搭箭,一箭射中红心,满堂喝彩。曹操看了之后,也非常高兴,曹休是第二代曹魏宗亲大将,箭术如此厉害,说明曹氏后继有人了。第二个出场的是绿袍阵营的文聘,他随手一箭便射中红心。第三个出场的是红袍阵营的曹洪,也是一箭射中红心。第四个出场的是绿袍阵营的张郃,同样也是一箭射中红心。第五个出场的是红袍阵营的是夏侯渊,不但一箭射中红心,还是在四箭的中间。第六个出场是绿袍阵营的是徐晃,一箭射断柳条,并拍马快速来到锦袍前,得到锦袍,穿在身上,口中向曹操道谢。
此时,曹营红袍和绿袍两大阵营各出三人,经过一番比拼,最后胜出的是绿袍阵营的徐晃。但是意外发生了,突然从绿袍阵营跑出来一个猛将,大叫道:“你将锦袍那里去?早早留下与我。”
这个出来捣乱的绿袍将军是曹操手下的悍将许褚。他不是来和徐晃比拼箭术,而是非常“蛮横”地抢夺徐晃身上的红袍。两人厮打在一起,锦袍被许褚撕扯得粉碎。许褚为什么要上去捣乱,将锦袍撕扯得粉碎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许褚上去捣乱,有三层用意,只有读懂演义,才能知道,原来他一直都不傻。
其一,许褚为了讨好曹操。
铜雀台,曹营众将比拼箭术,先后有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徐晃六人先后上场,除徐晃外,其余五人个个射中红心,非常精彩,曹操等人拍手称赞。这六人分为两组,其中曹休、曹洪、夏侯渊三人是曹魏宗亲大将,文聘、张郃、徐晃三人是外姓将领。在曹操的眼中,更看重曹魏宗亲大将,偏向宗亲大将,从心里希望胜出的是曹魏宗亲大将。
然而,最后锦袍却被外姓将领中的徐晃夺走了。对于这个结果,曹操嘴上不说,心里不悦。许褚很可能看穿了曹操的心思,于是上去捣乱,和徐晃抢夺锦袍,还故意扯碎锦袍。这样,这场比拼便没有胜者,曹魏宗亲大将和外姓将领是平局,正合曹操心意,有讨好曹操的意思。
其二,许褚为了给绿袍阵营的外姓将领出气。
徐晃“违背”曹操射箭垛红心者得锦袍的规矩,射断柳条,夺得锦袍,并穿在身上。这件锦袍是红色的,而曹魏宗亲大将们的战袍也是红色的。徐晃穿上红色的锦袍,相当于从绿袍阵营(外姓将领)叛投到红袍阵营(曹魏宗亲大将)。对于这一点,估计绿袍阵营所有的外姓将领看着都不齿。许褚因此上去“教训”徐晃,让其学会如何做人。
其三,许褚为了刷存在感。
铜雀台比拼箭术,是所有曹营众将露脸的机会,而且非常难得。这场比赛因此吸引了曹休、文聘等六员曹将。许褚也想上去比拼一番,露脸,但是他的箭术稀松平常,很可能不会射箭。因此,许褚便别出心裁,故意上去捣乱,和徐晃抢夺锦袍,在文武群臣面前刷存在感。
许褚这一番捣乱,确实起到了作用。在扯碎锦袍后,曹操笑道:“孤特视公等之勇耳,岂惜一锦袍哉!”曹操给每一位武将都赏赐了一匹蜀锦,大家都有份,不用抢了。
结语
许褚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然而,通过铜雀台比武,他上去抢夺徐晃身上的锦袍,将锦袍撕扯得粉碎,不但没有受到曹操的责骂,还得到曹操的表扬,被赏赐了一匹珍贵的蜀锦。
通过多次精读演义中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读懂演义,才知道原来许褚一直都不傻,他最聪明,他表面上冲上去扯碎锦袍,不是鲁莽之举,而是有以上三层用意,讨好了曹操、曹魏宗亲大将和外姓将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