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
5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球贸易割裂的风险不容忽视,这可能让全球GDP在中期损失7%。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进一步升级,我们的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之后,贸易限制措施越来越多,各个国家也越来越依赖产业政策,其中,美国、欧盟等是产业政策最重要的发起方。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他贸易伙伴出台报复性的补贴措施的概率高达75%。因此,全球贸易更加割裂的风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她对记者说道。
她进一步指出,去年,全球各国共施加约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数量达2019年的三倍。这背后反映了很多国家对国家安全、经济韧性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重视。“当前,全球贸易体系面临的风险在增加,我们看到了贸易割裂的早期迹象,在地缘政治上更一致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持得更好,而不那么一致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影响。”
“当前,中美在各自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已经有所下降,不过目前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脱钩’。”她指出,贸易限制措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取决于贸易割裂的程度。她警告,从中期来看,如果世界经济严重割裂,全球GDP可能将损失7%。
话虽如此,她表示,“我们也看到各方之间在针对贸易问题上保持积极的对话,中美和中欧之间都是如此,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缓解紧张状态的方式。我们相信这些国家开展对话和合作是有利于全世界的。”
美国白宫14日宣称将对包括电动汽车、电脑芯片、医疗用品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根据白宫官网,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在14日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就“拜登将宣布对电动汽车等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应询时表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汪文斌表示,按照美方的逻辑,美国进行补贴就是“至关重要的产业投资”,别国进行补贴就是“令人担忧的不公平竞争”;美国向世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是“自由贸易”,别国向世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是“产能过剩”。这用中国话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用美国话说就是“我做了你不能学,我说了你必须做”。说到底,美国就是在打着“产能过剩”的旗号对别国先进产业进行打压,以“公平竞争”为借口搞保护主义。
当被问到补贴政策在绿色产业发展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时,戈皮纳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绿色投资是一个可以论证产业政策和补贴政策为何有益的领域,因为这有助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所以,补贴政策确实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但与此同时,她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补贴可以没有限制,不加节制的补贴将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因此,如果出台了产业政策,有必要进行评估,比如,多大的支持力度、多大的量。她认为,这样政府才能充分意识到是否真的要把产业政策给到不同部门,因为其中涉及资源配置问题。此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也非常有帮助,可以避免扭曲效应。
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IMF一直在提倡通过碳定价推动绿色转型。“我们认为补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碳定价也很重要,这背后有很多原因。首先,它非常有效地向家庭和企业发出信号,表明我们正在经历转型。其次,考虑到许多政府在财政上正在受到更多的限制,面临创纪录的债务水平,碳定价可以避免让政府承担更多债务负担或被迫加征其他类型的税收。
因此,她强调,碳定价是推动绿色转型的一种负责任的方式,这些收入中的一部分应该用来有效地帮助那些受到负面影响的弱势群体。“我们认为,一个只依赖于支出措施而没有任何碳定价内容的计划,会让各国的绿色转型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且效果不佳。”
据报道,美国财长耶伦21日表示,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面板领域的产能严重超出全球需求,呼吁美欧以战略性和团结方式应对。对此,汪文斌在22日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道,美方炒作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完全背离客观事实和经济规律,本质上是保护主义。
“按照美方的逻辑,什么商品出口多了,什么就是产能过剩,美方每年大量出口的大豆、飞机、天然气不也是过剩产能吗?”汪文斌表示,美方以“产能过剩”为名,试图胁迫七国集团成员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筑栏设限,不仅将损害相关国家消费者福利,也将对全球绿色转型造成干扰和破坏。
当被问及如何展望未来几年全球对绿色技术的需求时,戈皮纳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IMF没有做对电动汽车等具体产品的估算,这方面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的政策力度。比如,如果各国大力支持充电桩等充电设备,或者设定更高的碳价,那么肯定会有更多人愿意使用电动车。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