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仁学院把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内化为办学治校的具体措施,创新构建、夯实筑牢具有学校特色的“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统揽办学治校、教育教学,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课程主导、环境熏陶、实践历练、自我塑造“红色引擎·四轮驱动”三全育人工程,深入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涵养、发展、锤炼师生“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铜仁学院。

加强组织领导,把紧“方向舵”

党委全面统筹领导。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积极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定期召开专题思政课工作会议,牵头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努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工作,出台《铜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铜仁学院“十四五”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划》《铜仁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铜仁学院“明德印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政策体系,对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全方位规划、制度化安排。

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开齐开足思政课课时,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完善思政课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体系。

专题研讨会。

强化马院建设,筑牢“主阵地”

持续加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于2021年成功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学校首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共有11人考取吉林大学、南昌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省内外高水平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创历年新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顺利完成招生,15名硕士研究生秋季入学,研究生教育稳步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铜仁集体备课会在铜仁学院召开。

与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贵州)、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铜仁集体备课会”,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铜仁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贵州工程职业学院、铜仁数据职业学院等高校选派思政课教师参加,在铜仁市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发挥了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带动作用。

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马列·科社”课题《新型社会智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和优化路径研究》《西南地区农村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学术成果的学科贡献获得较好的认可,《场域与边界:农村社区“微治理”本土化逻辑》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愿景》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成立“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应用研究基地”,积极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开展针对性指导,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平台,定期开展思政课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带动全市思政课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创新育人模式,拓展“主渠道”

把黔东红色资源融入社会实践课。围绕“传承黔东红色文化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红色育人”特色项目。《木黄会师纪念馆红色文化弘扬基地》获得贵州省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立项。

组织思政课教师和“青马班”骨干学生“三下乡”宣讲团队,奔赴区县乡镇,通过发放“口袋书”、编演小节目、编排民歌快板、串联民汉双语等鲜活生动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受群众喜爱。

营造“青春有为”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团队辅导和全程指导,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时代脉搏。将实践成果融入课程教学,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提升育人成效。

厚植校园文化,丰富“多载体”

学校注重对百年校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建设校史馆,编写《铜仁学院校史》,使之成为研究、宣传学校历史文化的重要文化资源。校园处处彰显“明德印记·大山品格”的文化精神。

铜仁学院举办《红色黔东组歌》情景音乐会。

建设铜仁学院校史馆、铜仁文学馆,党史教育馆,生命健康体验馆,形成一批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和文化育人场馆。我校申报的“铜仁学院文化育人基地综合体”成功入选贵州省教育系统第二批“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成为了学校“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载体。

挖掘黔东红色基因,组织教师团队联合各区县相关部门开展黔东红色文化采风,创作了《红色黔东组歌》,学习和传承黔东革命精神。《红色黔东组歌》共计原创歌曲13首,目前已列为铜仁市红色文化精品项目和全省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项目。

精心打造了校园文化活动月、“一院一品”、品鉴经典人文、美育塑心灵四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荣获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在全国、全省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中获教育部、教育厅表彰20余项。

深化三全育人,夯实“大格局”

制定了《铜仁学院“明德印记·年度先进集体”“明德印记·年度育人楷模”“明德印记·辅导员(班主任)年度人物”评选办法(暂行)》等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评优选先的制度办法,使奖励制度化规范化。2020年,《铜仁学院“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改革创新》入选铜仁市改革创新项目;9月20日《贵州日报》整版报道“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成效;10月23日“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全网推送“明德印记”典型经验,学校成为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州高校。铜仁学院获批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获批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铜仁学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辅导员经常性走访学生宿舍、走进学生课堂、开展谈心谈话等,进一步提升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质量,在学生社区逐步探索形成一站式集成的综合管理模式。在学校学生事务中心建设了“铜学社”学习园地,以常态化的学习活动为抓手,建立了青年理论小组学习机制。每年集中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逐渐形成了“青”字号、多维度、开放式的学习品牌,为我校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建设成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事务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赋能增效。

按照“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鼓励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教师、党政干部等担任兼职辅导员,推动形成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局面。结合辅导员自身优势特长,注重人岗匹配,在政治理论宣讲、学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指导等方面配备专项辅导员,进一步提升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1年大数据学院辅导员易萌获“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表彰,王满怀同学获“全省最美大学生”表彰。陆艳教授、梁正其副教授获得省级最美劳动者,张绍阳教授被授予“铜仁市五一劳动奖章”。

百年树人,明德未央。新征程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面向未来,铜仁学院将铸烙明德印记、锤炼大山品格、落实立德树人,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图/文 铜仁学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