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甘愿赴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秦国的军事制度,不允许他造反!

而且,在被赐死之前,秦昭襄王也防着白起造反,早就把他离开了军队。白起虽然号称一代杀神,但是在手里没军队的时候,他一样没多少战斗力。

这个道理,就像后来扶苏甘愿自尽一样。后世很多人认为,赵高伪造秦始皇圣旨赐死扶苏的时候,扶苏太笨,所以才自尽。只要扶苏振臂一呼,靠着他公子的身份,再加上蒙恬麾下的三十万大军,绝对能轻易反杀赵高。

对此,我们只能说,这是基本不太可能的。

连扶苏这种皇子,都很难直接造反。那么白起这种领兵大将,在失去了军队指挥权之后,他想要靠着造反保命,基本上是绝对不可能的。

至于说为啥白起没法造反,这事我们得先说一下秦国的军事制度。

秦国的发家史,最初其实是开始于西周时期。当年在西周中期的时候,秦国的老祖宗嬴非子,因为养马养的比较好,所以就被周天子给了一块地方,专门给周王室养马。此后近百年时间里,老嬴家不断开枝散叶,族人这才多了起来。

而到了西周灭亡的时候,因为嬴家当时得知西周首都被攻破的消息之后,带着全部族人,拼命前来援救。后来,那一代的嬴氏家主,又护送了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平王出于感激和拉拢的目的,这才正式给嬴家正名,允许他们建立秦国,并且在函谷关以西随意扩张。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秦国才真正出现,真正算是一个国家。而在这之前,秦国都只能算是一个养马的部族而已。

再往后,就是秦国不断崛起的故事,经过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数百年的努力之后,秦国的地盘越来越大,最后才统一了中原。

而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请问,秦国最初开国的时候,秦国的军队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或者说,在秦国刚开国的时候,秦国到底是怎么征兵的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是老爷们,你就得直接跟着一起上!

这事其实很好理解。毕竟之前老嬴家被送到西边养马的时候,所处的环境特别恶劣。而且像犬戎和其他蛮族之类的部落,经常会过来袭扰。这就导致老嬴家的子孙后代,只要能拿武器的,当时都得上战场。

而在秦国开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状态也一直保持了下去。在整个春秋初期,每次秦国打仗,基本上都是嬴氏一族的男子,充当战争主力,统领麾下的奴隶和平民。就连秦国国君的太子,也得亲自带着军队上战场。

但是到了春秋中期,大概在秦穆公称霸之后,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秦国的历史上,秦穆公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国君。在秦穆公之前,从秦非子被分出来养马,到秦国开国,再到秦穆公称霸,这期间秦国一直在不断走上坡路。而在这段历史当中,秦国逐渐占据了整个关中,吸纳了很多其他大氏族进入秦国!

在这些其他非嬴氏一族的大氏族当中,有三家最为重要,这三家被后世统称为‘孟西白三大家族’。

简单来说,就是秦穆公在位时期,重用了三位将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在秦穆公称霸春秋的路上,这三位将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后来,他们各自的家族后人,也就在秦国开枝散叶,成了重要的大家族。

后世曾有很多史学家考证后认为:战国时时期的白起,大概率就是这其中白乙丙的后人,或者至少出身白乙丙的家族。

而接下来,在秦穆公时代之后,一直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前,秦国陷入了一个‘停滞状态’。因为在春秋中后期,秦国东边有强大的晋国。到了战国初期,又换成了强大的魏国。反正在这期间,秦国一直被堵在函谷关以西,四川也没拿下来,始终没啥变化。

当一个国家,长时间没有对外发展,内部的矛盾,就会逐渐增大。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秦国的军事制度,也开始逐渐变化。很多老嬴家的后人,尤其是那些有爵位的后人,他们就不想再上战场打仗。打仗的事情,直接交给孟西白三大家族就好了!老嬴家的人,就算上了战场,也得做中上层军官。至于底层的士兵,那就让其他家族的人来做。

正是因为内部矛盾越来越大,秦国高层贵族贪图享乐,这直接导致,秦国从春秋中期到战国初期,一直在持续衰落。到了战国中期,也就是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已经从当年的春秋五霸之一,沦落为一个二流国家,开始被魏国一路压着打。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所以接下来,商鞅变法的时候,提出的最重要的一个改革,就是军事制度的改革。

在商鞅改革之后,不管你是老嬴家的贵族之后,还是其他家族的后人,亦或者是普通平民,一律都得上战场!而且,上了战场之后,是死是活,全看你自己的能耐!想要更好的爵位和待遇,一律也都拿命去拼!

商鞅的这个改革,无疑是从根本上,触动了当时秦国旧贵族的利益。毕竟在这之前,人家不用上战场,在家老老实实吃老本就可以了。但是就因为商鞅这么一搞,大家再也没有消停日子,都得上战场去拼命。

所以最后,商鞅直接被车裂了。

但同时,商鞅的这套改革,也确实很成功。自此之后,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一路飙升。就连老嬴家自己家的族人,也得去上战场,去和敌人拼命。所以到了白起的时代,白起才能带领一支极为彪悍的秦国大军,横扫天下。

以上这些,就是白起领兵之前,秦国大致的军事情况。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可以想明白,为啥当时白起没法造反了。

首先,当时的秦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常设军队,或者说和后世的常设军队不太一样。当时秦国讲究的是耕战一体,前线没有战争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士兵都直接解甲归田,回家种地。而一旦国家需要,全国绝大多数的男人,都有义务马上参军,马上去前线杀敌立功。

如此一来,白起就算领兵数十年,他依然没办法培养自己的嫡系军队,完全没有造反的资本。

一个将领,想要培养出忠于自己的军队,必须得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这支军队必须长时间被这个将领管束,而不是像秦国这样,仗刚刚打完军队就解散回家了。第二,将领必须手里有财权和人事任免权,这样才能不断拉拢人心。

而按照秦国当时的制度,财权和人事权,白起显然也没有。白起拥有的,只是单纯的军事指挥权。

这样一来,白起自然就没办法培养自己的心腹军队,更不可能培养出跟他一起造反的军队了。

其次,因为秦国特殊的军事发展史,导致在白起时代,秦国军队的中上层,有一多半人,都是老嬴家的直系后裔。

当时在白起手下,担任实权将领的这帮人。他们有可能是秦昭襄王爷爷堂弟家的玄孙,也有可能是秦昭襄王远房堂叔的儿子。反正这帮人,统一都姓嬴!

在政见上,他们有可能和秦昭襄王不一样。甚至于其中个别人,可能还不喜欢秦昭襄王做秦王,而是支持其他人做秦王。但在对待老嬴家本家的态度上,大家的意见是一致。

作为嬴氏后人,我们为什么要帮助白起造反?而且还是去造我们老嬴家的反呢?

就算造反赢了,那以后对我们也没什么好处啊!如果白起成功了,那以后白家可能就崛起了,老嬴家反倒是衰落了!这种亏本的事情,显然谁都不会去做。

所以,就算白起当时愿意造反,当时他麾下的那些赢氏一族的将领,也不可能跟着他造反。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的白起,已经被秦昭襄王有所防备。长平之战结束以后,白起本来是想一鼓作气,直接拿下邯郸。但是当时秦昭襄王考虑到秦国补给不足,再加上被范雎怂恿,所以就让白起撤了回来。

从白起撤回来开始,白起就已经彻底脱离了军队。

再之后不久,秦昭襄王想要再次进攻赵国。但是此时的白起,却称病不出,硬拖着不想去。这让秦昭襄王觉得,白起是有意在和自己对抗,直接把他贬为了普通士卒。同时,秦昭襄王还下令,将他贬黜到阴密,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灵台地区。只不过因为白起身体情况,暂缓贬黜而已。

此后又过了几个月,随着前线战争失利,秦昭襄王越发迁怒于白起。于是最后,秦昭襄王强行下令,押解白起必须上路。

但是接下来,对于白起到底要被送到哪里,史学界其实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是要让白起上前线,去指挥战斗。但也有人认为,是要把白起送去甘肃灵台,去执行之前的贬黜。

反正不管是哪种选择,就在白起刚刚走出咸阳之后不久,秦昭襄王就派人过来,送给了白起一柄剑。而此时的白起身边,连一兵一卒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嫡系军队,或者白家的其他族人了。

此时的白起,除了自尽之外,还能怎么办呢?就算他想跑,也根本跑不了,因为当时白起身边,都是秦昭襄王的人。想要造反,更是完全没这个能力,因为他手里没有军队。

所以,一代杀神白起,只能选择以自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