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武汉市“稳中求进开好局 奋力夺取开门红”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聚焦武汉加快建设中国车谷。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
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建设“中国车谷”。图/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2023年,武汉经开区聚焦建设“中国车谷”,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推动武汉“双智”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去年,该区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150亿元、增速7%,在全市占比提升至约11%。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中的排名大幅提升,中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跃居第2。其工业经济发展实现“逆转胜”。努力实现GDP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国家级经开区排名持续争先进位。
2024年,该区锚定“中国车谷”中心目标,打造武汉经济重要增长极、湖北改革开放新高地、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聚集区、国家“双智”协同发展先行区、全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
【1】一季度企业抢进度、赶订单、忙生产,“马力全开”
武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方亮介绍,为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2024年伊始,经开区推进实施《武汉经开区2024年一季度十大重点工作方案》,预计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韩方亮表示,今年,经开区稳住燃油车“看家本领”基本盘,加速释放7大新能源整车项目产能,以整车产量爬坡带动零部件增长,力争整车产量突破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40万辆。一开年,区工业新增长点持续发力,企业抢进度、赶订单、忙生产,“马力全开”拼开局。1-2月,经开区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同比增长12%,可以实现平稳增长。
此外,该区以“用”为导向持续推进供应链平台建设,依托落户于该区的湖北楚象、湖北国控、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和车百链数字化平台等平台,奋力打造高效服务汽车产业发展的供应链体系,推动外贸进出口稳中有增,预计一季度完成进出口总额94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汽车整车出口可望翻番,预计约30亿元、较去年增加15.78亿元。
【2】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签约额达2100亿元
同时,该区持续推进在建续建工业、城市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在建的317个工业项目和82个城建项目形成有效投资。在全市2024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武汉经开区有2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19.7亿元,开工项目数量全市第三,总投资全市第二。
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建设进入收尾阶段,设备正在进行联调联试,预计4月竣工投产。建成后将用于生产本田系列电动化车型,投产后90秒就能组装一个完整车身。总投资30亿元的东软集团南方研发基地,施工已进入后期阶段,预计4月完成竣工备案并进驻办公,可提供4000余个软件产业工作岗位。
2024年,该区力争推动引进100亿元和50亿元以上项目各5个,招商引资签约额达到2100亿元。其中,总投资30亿元的武汉杉杉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项目,从登门拜访到正式签约,只用了51天,跑出了武汉市新年招商引资“加速度”。
【3】坚持创新链部署与产业链布局同步推进
韩方亮还表示,在科技创新方面,经开区坚持创新链部署与产业链布局同步推进。大力推进工业与科技融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出台“科创33条”“人才10条”等政策,每年拿出30亿元支持创新。
不仅如此,经开区还联合高校建设华科大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车谷校区,今年9月即将开学,填补大汉阳地区没有一流高校的空白;与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先进院、鼎龙控股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携手建成22家中试平台(占全市八分之一),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作为武汉“双智”试点核心承载区,武汉经开区积极探索“双智”试点示范,创新打造“双智”融合产业生态,推动武汉“双智”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双智”试点再现新跨越。百度“萝卜快跑”全无人自动驾驶汽完成“万里长江第一跨”,实现了全无人自动驾驶从江北到江南区域联通,武汉成为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跨越长江通行的城市。这也正是武汉经开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
近日,武汉市经信局公示2024年创新型中小企业拟推荐名单,中电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武汉达安科技有限公司等武汉经开区15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榜上有名,总数量稳居全市前列。韩方亮表示,接下来,武汉经开区将继续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挺企业科技创新,打造科技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创新车谷。
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陈雅岚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