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逼她殉情,她边哭边写,留下绝命诗后自尽,流传了一千多年 燕子楼,是闻名遐迩的徐州名胜古迹,最初由唐代朝廷重臣武宁军节度使张愔(yīn)所建,历史上曾屡毁屡建。 如今看到的燕子楼,是1985年徐州政府根据史料仿建的,它位于徐州电视台塔下的云龙公园内知公岛上,从空中俯瞰,绿树丛林中掩映着这座小楼,四面临水,犹如水浮绿洲,似洲耸琼楼。 楼为宋式,仿木结构,双层飞檐,古朴典雅,飞扬的挑角犹如临空展翅的燕子,被人们称之为燕子楼。 这里成了当地市民日常健身休闲的绝佳去处和游人的游览胜地。 #观点创作营第二季#

谈到燕子楼,人们一定会想到绝代佳人关盼盼。 关盼盼,唐代贞元、元和年间徐州名妓,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擅长演奏玉箫,又工于诗画,可谓是一位才女,因而受到宦官权贵的赏识。 当时,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之子张愔于其父病故后,被徐州军民拥护继任节度使,并被朝廷加封尚书的官衔,镇守徐州。 张愔非常仰慕关盼盼的才貌,用重金将她买来,让人教她歌舞,使她成为能舞《霓裳羽衣曲》的歌舞能手,并把她纳为小妾,特地在节度使衙门的后花园,专门给关盼盼盖了一座漂亮的小楼。 小楼建成后,有许多燕子飞来戏耍、栖息、繁衍,成为一时景观,时间长了,人们习惯称关盼盼居住的小楼为燕子楼。

关盼盼嫁给张愔,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年,806年,张愔被朝廷任命为兵部尚书,但在就任途中病逝。 张愔去世后,归葬洛阳。那么,关盼盼去了哪里呢? 清代同治年间《徐州府志·人物传》载: “盼盼感恩,誓守,独居燕子楼十年,无二志,作诗三百余章,皆以写其哀慕。” 现在留存的尚有三首: 其一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其二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消十一年。 其三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这一守就是十多年,关盼盼怀念旧爱而不再嫁,歌声歇了,舞蹈也不跳了,在燕子楼过着独居的寂寞生活,寡居的日子漫长而凄苦。

那么,这一切又和白居易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白居易是张愔的好友,早年到他的府上做客时,曾亲眼看到过关盼盼的风情,写诗称赞她“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牡丹贵为国花,也是唐人的最爱,白居易以牡丹喻美人,可见对关盼盼的欣赏,对关盼盼来说,这也是一份极大的荣幸。 如今,白居易听说关盼盼为夫守寡,他内心十分感动,他写下四首《燕子楼诗》让他人带给关盼盼。 但是当关盼盼展信而阅,依次读来时,却由喜到惊,由惊到悲,悲凉之外更增添了一些愤懑。 原来,白居易的后两首诗中写道: 一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二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如果说,“红粉成灰”的比喻还算留有情面,那么“一朝身去”这样露骨的话语,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向关盼盼的脸上直刺刺地扇过来。 这些诗句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张愔已死,你应该随他而去。这样,既能增添他身后的荣光,也能成就自己的贞德。

关盼盼泪如雨下,她边哭边给白居易写下了一首回赠诗《和白公诗》: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那年,你说我是牡丹,如今,我已是春后的残枝。你不仅不懂我内心曲折的情意,还怪我苟活于世,不肯殉情,枉我把你当作偶像,你真让我失望至极。 写完这首诗,关盼盼开始绝食,没过多久就在燕子楼香消玉殒了。 大开大合的盛世王朝,白居易推崇备至的爱情是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般——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但这只是长生殿里的情话私语罢了,玄宗乃万乘之尊,绝不可能躬亲垂范,教导世人该如何生死相随。 但历朝历代的后宫嫔妃、侯门姬妾,殉葬者数不胜数。这种泯灭人性的愚忠并非爱的折射与延续,而是女子由生到死都不能摘除的枷锁。

或许,关盼盼死后,白居易也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无异于让她在刀尖上起舞,是残酷的苛求。 当他发现自己逐日老去时,就把年轻的侍姬樊素和小蛮遣散了,以免她们有朝一日重蹈关盼盼的覆辙。 人死不能复生,燕子楼上徘徊的艳影,终究消失在晚春的尘烟里。 来年的春光里,似曾相识的燕子归来,呢喃的往事是关盼盼的遗恨,也是被世人漠视真心又被推入烈火中试炼的女子。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关注我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