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孩子们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建筑科技馆参观。图/新华社
文 | 熊丙奇
之所以被称“天价”,是经媒体记者在某大型旅游平台查询,全程入住五星级酒店的苏州6日5晚自由行或私家团线路,售价为4800元至5100元,该研学团收费高出76%以上,溢价不少。其内容则包含进入名校访学、探访多家创新制造企业、与C9名校毕业生深度交流求学之路、参观苏州博物馆和拙政园等,参与者全程入住希尔顿酒店。
近年来,“天价研学游”屡屡引发舆论关注。相比旅游,其“溢价”就在于“研学”,是在旅行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客观而言,如果“天价研学游”,兑现了服务承诺,既有游又有学,参与游学的学生满意,也无可厚非。需要警惕的是“只旅不学”或者“只学不旅”的名不副实、虚假宣传的“游学”。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就印发专门意见提出,要精心设计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但一些研学旅行项目以虚假宣传忽悠学生报名参与,实际却是“到此一游”的“打卡式”研学,学生并没有从中收获成长、增长见识。
当前的研学活动,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由学校组织,纳入了整体教学计划,要求做到公益性,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不能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类则是由校外商业机构组织,其收费实行市场定价,由学生、家长根据自身家庭情况、个性化需求自主选择参加。
但这两类研学活动,都要求做到教育性、实践性,确保研学活动的质量。
校外商业机构组织的研学活动,属于市场化、差异化选择,收费有高有低,只要明码标价、物有所值,也属市场规律。而从未来发展看,这种市场化的研学旅行也会出现更多细分市场,富有特色的研学活动设计,会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差异化研学需求。
需要关注的是,研学团是不是能兑现其服务承诺。比如,到企业、学校“游学”,要有深度体验内容,而不只是简单的参观、拍照。今年的研学游中,企业游、工厂游变得“火爆”,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相关产业、行业与职业。
但据媒体报道,有的企业游、工厂游和大学游一样,仅仅是走马观花,并没有对行业、职业的深度体验。这对培养职业兴趣、确立职业志向,并无多大促进作用。也因此,才有学生甚至觉得这样的研学比去景点旅游更无聊。
这就不是“溢价”,而是大打折扣了。
因此,货真价实的“天价研学游”,尤其需要对“溢价”部分进行精心设计。如到大学游学,应该有听教授讲课、参与体验教学活动,深度了解大学学科、专业的活动安排;到企业游学,应该有了解产业、行业发展的职业体验机会。
这些活动,由于有专家参与指导,付出劳动,所以会产生部分费用,增加游学组织的成本。如在收费时包含了这些活动成本,在交付时却没有这些活动,就是虚假宣传,侵犯了学生的权利。这就要求加强对游学活动的过程性监管。
也要提醒选择“天价研学游”的家长,要及时了解游学活动的组织情况,如果发生游学活动组织与宣传不符合、打折扣的问题,要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如此,方可促进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