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导演的新作《异人之下》票房掉队了。截至发稿,电影上映第六天,票房迈过1亿大关,但排片占比降至9.1%,排在第四位,但上座率太低,导致单日票房仅排在第六位,甚至落后于上映一个月的《磨砂》和上映20天的《神偷奶爸4》,反映出观众相对来说冷落这部电影,而更倾向于看上映半个多月的《抓娃娃》和好莱坞大片《死侍与金刚狼》。

但平心而论,《异人之下》真不应该被如此对待,甚至说观众薄情寡义也不过分。

在上映之前,《异人之下》的卖相非常不错,也被业内看好。

一方面,这是导演乌尔善继《封神第一部》之后奉上的又一部力作,仅“乌尔善”三个字就是难得的IP,多年来,乌尔善导演的作品品质都不错,他的作品一直走在工业化前沿,《封神第一部》余温未褪,《封神第二部》尚未上映,此时推出《异人之下》属于趁热打铁,本该吸引更多观众。

另一方面,漫画《一人之下》问世以来,点击量已超过300亿,称其为爆火的文化现象也不为过,这意味着,《异人之下》相当于是乌尔善+一人之下双IP加持,本该有很好的票房表现。

然而,上映6天票房刚刚过亿,平台预测总票房只有1.31亿,届时片方分账也就4000万左右。要知道作为一部特效量很大、制作精良的电影,这样的分账票房是没有办法回本的,相信此时此刻的乌尔善,一定很焦急也很难过,为什么自己会被观众这样对待?

站在观众角度,相信如果所有人都能了解电影的创作过程,应该就会明白这是一部很用心、有良心,以及能提升国产电影工业化的好电影,值得大家助上“一票之力”。

1. 选角严苛遴选,耗时6个月训练

乌尔善拍摄《异人之下》,完全按照《封神三部曲》的逻辑和过程,第一步就是遴选演员。乌尔善透露,演员选择力求靠近原著漫画中的形象,为此进行了6个月的演员海选,每个角色都有3位演员进入训练营,经过6个月的持续培训才确定谁能入选。培训内容则包括学习表演、传统武术,以及试妆、试镜和动作考核。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漫改电影,《异人之下》和一般的电影不同。常规电影不同角色有不同 人物形象和个性,但《异人之下》高度风格化,大家还要有统一的有形式感的表演风格,这就需要演员们接受统一的专业表演训练,保持统一的调性,这也大幅提升了培训难度。

其实别的不说,试想一下,那么多角色、乘3倍的演员数量,仅是6个月的食宿费用以及培训费用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了。除了乌尔善,这样的模式在其他导演的创作过程中没有出现过。

2、制作精良,运用前沿技术

就如前文所述,乌尔善一直走在电影工业前沿,无论是制片、现场管理,还是拍摄、特效制作,都有对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积极推动的作用。

《异人之下》的画面非常炫酷,有大量特效和动作镜头,同时在拍摄上,也运用了moco电动摇臂等先进设备,呈现令观众炫目的运镜。与此同时,这次还用了非常传统但难度极高的真人摹片技术。这种制作工艺是把真人的表演拍摄一遍,电影是一秒24帧,拍完之后分解成一帧一帧的图片,再逐帧变成手绘漫画的风格,连起来就有了动画效果。这样的做法是让电影有漫画感,同时也是乌尔善在向原著二维漫画致敬,所以用了足足18分钟,接近26000帧图片,真人摹片的工作量非常大,这也彰显了乌尔善和主创团队的诚意。

3、实现漫改新突破,PK好莱坞

漫画《一人之下》里,很重要的一个元素是“炁”,这个生僻字,无论在原著漫画还是电影《异人之下》里,都可以理解为生命的能量,天地万物所有的生命体里,都蕴藏着这种能量,而“异人”就是那些可以感知并运用这种能量的人。而这个概念设定,其实是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兼具原创性,所以电影也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漫威和DC的超英电影,其实和《异人之下》一样都是漫画改编,只是好莱坞这个领域起步比较早,中国漫画改编电影很多,但像《异人之下》这样以异人为核心的创作乌尔善算是首开先河,而《异人之下》和《死侍与金刚狼》同日上映、同台打擂,如果票房能赢过对方,将是后续同类电影创作的极大鼓舞。

乌尔善在采访中透露,《异人之下》规划了三部曲,目前第一部上映,如果票房成功,才会有后续两部,如果票房失败,后面的续作能不能和观众见面就是未知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真的需要观众的支持,希望能有理想的票房成绩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