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是我国古代特有的说法。关于时间的名词,宋代以后使用时刻制,并采用“时辰+初正+刻数”就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午时三刻”,据研究证实古代的午时三刻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2点45分,一天的正中午,那为什么行死刑要在这个时间呢?

午时三刻执行死刑,古代封建迷信的解释,更是为了杀鸡儆猴 不管从影视剧还是从文献记载来看,很多朝代都会将处决死刑犯放在午时三刻,这种不只是一种“另类的传承”,也是一种统治手段。 古代信奉鬼神之说古代鬼神之说也是一种统治手段,而古人往往把解释不了的事情归于鬼神之说。在这种思想观念下,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了以后是要变成鬼的,尤其是那些不是自愿赴死被刑罚制裁的人是要变成厉鬼的,监刑官和侩子手是亲手送死刑犯上路的人,还有周围的观众看热闹却没救的,那这些厉鬼肯定第一时间要找他们复仇,毕竟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有关系。 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所以行刑会有许多讲究。古人认为一天中阳气最盛则阴气最弱,这时候是不会有鬼魂出没的,因为鬼魂见不得光。所以选择“午时三刻”在一天当中太阳最厉害的时候,执行死刑的话他们就不怕受到鬼魂的威胁,就会心安理得地执行自己的工作了。 当然就是罪犯也分三六九等的,一般来讲,罪大恶极的人才会在午时三刻行刑,因为这部分人手上沾染的鲜血太多了,也就只能用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刻才能压制,所以一般犯人只会在午时就会行刑,只有罪恶滔天的犯人才能“享受”午时三刻的待遇。

对死刑犯最后一丝的温柔死刑犯,上刑场之前肯定是要饱餐一顿的,因为不能叫人做饿死鬼,哪怕是十恶不赦的犯人也不能坏了规矩,也要吃了这餐上路饭的。古代死刑一般是斩首,所谓快刀斩乱麻,侩子手的刀是一定要锋利的,最好是能削铁如泥。 死刑犯吃饱了上路饭,顶着一天中最烈的太阳,而且那个时间段,也是人比较犯困的时候,在刑场的犯人早已是浑浑噩噩不知所以,监刑官一声“午时已到,即刻行刑”,侩子手手起刀落,还没有等死刑犯反应过来行刑就已经结束了,让他们没有痛苦的快点走掉也算是对他们最后一丝的温柔了。从这方面可以说还是遵循儒家思想,不伤天和。

震慑普通百姓,杀鸡儆猴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这点跟第一条很像,但是问斩犯人很大程度上为了震慑普通百姓:做个安分良民还能在死后投胎转世,说不定下辈子还能做个有权或者有钱人,如果犯法了,搞不好鬼都做不成了。 这对于普通百姓是有很强的震慑作用的,避免犯罪,安定社会。这告诫所有人,不要做错事,不然下辈子啥都不是,哪怕投胎肯定是不用想了,魂飞魄散是肯定了,就此永远在世间除名!所以老百姓们在心底深处都会告诫自己要遵纪守法,不要造反,不然灰飞烟灭就是自己的下场。而且行刑的时候老百姓在旁边看着,或许自己的脖子都会感觉到一阵凉风,估计这辈子都忘不了这个阴影。

举个例子,明朝,万历皇帝时期也就是那个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个“献俘”仪式,这个是极限严肃又惊悚。俘虏被带进午门,刑部尚书宣读俘虏的罪行,然后万历皇帝批准,斩首示众,那个时候没有扩音器,只能一传十,最后有320人的方阵一起吆喝,很多民众都被这个声音吓得不敢动,内心也是想着千万不要犯罪,不然可能下次午门的就是自己,顿时汗流浃背。 封建朝代行刑时间并都不是每天午时三刻 《唐六典刑部》中曾明文规定:“每岁立春后至秋分,不得决死刑。” 文献记载的内容,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词,秋后问斩。古人的科学文化比较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所以他们就把这些无法解释的事情归于鬼神之说。所以他们做的事情一切都要符合天意,这就验证了天命的说法。 同时春夏季节万物复苏,到处充满了生机,这个时候杀人非常不好,如果强行在这个时间斩杀犯人,那么一定会违背天意,最终会受到惩罚,说不定还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震荡。因此统治者都会规定将犯人押后,秋后处斩。所以并不是每天都会处理犯人,而是都要到立秋之后,这也体现了统治者们对于王朝命运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是严格按照秋后问斩的时间算的。如果今年没处死的囚犯,就又可以多活大半年,等到来年的秋天再处斩,如果来年还没处死,就又可以多活一年。 杀人哪怕是囚犯,都有伤天和。所以午时三刻处决犯人,是古人封建迷信的必然,但同时也是心理安慰,毕竟古代没有现在的科技,更是帝王统治民众的一种手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