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一些非常经典的人物,他的事也被人们流传。还有一些幕后英雄,他的奉献被人们记住了,但姓名却消失在无数的繁星当中,正如《汉书司马迁传》中描写的那样,“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以前就有一个小孩在历史书上看到了几个字,觉得像是爷爷的名字,回家一问竟然是本人,这样惊奇的事就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尽管这位老人不是特别出名的人物,但也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做出过贡献。

一、历史书上熟悉的名字 这件事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我们的新中国仍然处于一穷二白当中,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教育体系也并没有发展完善,即使是一些沿海城市的孩子,他们也没有接受特别完善的教育启蒙,更别说身处农村的孩子了,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些农村孩子能在合适的年龄入学,已经是非常好的家庭环境了,湖南省有一个比较偏僻的村落,在这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姓姜的7岁小男孩。

由于家庭环境还可以,湖南当时发展的也还不错,加上性格非常开朗,刚刚入学的时候就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在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但由于当时的教育体系并不是特别完善,所以他们没有上过幼儿园这样的启蒙教育,直接是从一年级开始上起的。为了给这个小男孩补课,许多老师都会在放学之后把他叫到办公室额外补习,在办公室里面,小姜喜欢翻阅一些高年级的历史书,虽然上面的字看得半懂不懂,但他却认识上面的插画,所以看得非常入迷。

在翻阅历史书的时候,小姜看到了上面有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经过老师的教导,虽然他并不认识全部的汉字,但他却认识自己的名字和其他几个汉字,他看到历史书上写着“姜景舒”三个字。对于这三个字他感到非常熟悉,好像自己在哪里见过却想不起来,于是他回家就找爷爷提出了这个疑问。

二、姜爷爷的奇遇 爷爷听到小姜的疑惑以后,笑着对他说“对,没错,那就是我”,虽然这个结果让小姜感到大为震惊,但他还是想知道为什么爷爷会出现在历史书上,其实这还要从20世纪初开始说起。那时的姜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姜景舒长大以后也毫不意外地成为一个农民,在1938年,姜景舒已经长成了一个年轻壮实的小伙,为了让家里的条件好一点,他每天都希望能多播种一点粮食。

在某天的劳作当中,他照常去田里挖地,却没想到这一锄头下去可不得了,因为他听见了“铛”的一声,显然这是金属才能发出的声音。姜景舒感到非常好奇,于是赶紧扒开泥土,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奇形怪状的金属物件,从外形上来看,长得方方正正的,他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作用,只觉得它一定不简单,于是将这个东西捡回了家中。

经过仔细的打量以后,他愈发认为这个东西一定是不凡之物,于是连忙珍藏起来,但这样也没用,因为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姜景舒挖出来了一个奇怪的宝贝。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样的传言越来越广,最后慢慢传入到古董贩子耳中,他们开出了400大洋的高价。对于一个种地的农民来说,这已经是天价了,这件文物就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瓷器,由于保存的较为完整,可以看到器型非常精美,四四方方的鼎也是当时皇宫贵族才能用的起的东西,非常具有历史价值。

结语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个青瓷器最后会被卖到了20万大洋,在湖南省博物馆建成以后,姜景舒和其他文物贩子选择将这尊鼎交给了博物馆,至此,青瓷器鼎终于完成了它的磨难之旅。“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小姜听完了爷爷的讲述以后,不禁张大了嘴巴,他没有想到青瓷器竟然和自己爷爷有这么大的关系,也没想到我国最早、最完整、最精美的青瓷器是由自己爷爷发现的,但转念想想,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每一个人有责任以及义务保护文物。 参考资料: 《汉书·司马迁传》《满庭芳·汉上繁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