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虽然以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为标志,但早在此之前它在北方的统治就已经趋于崩溃。大明的精锐部队,在与关外满清的几次大规模战事中,已经消耗殆尽;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正横扫中原、无人能制;江南蓄积的海量财富和资源,则在当地士绅及其代言人东林党的阻挠下,无法无效地调集到京师。也就是说,当李自成兵临城下之前,崇祯已经失去了大半疆域的控制。

在这种局面下,按照正常的逻辑,皇帝和朝廷早就应该南迁到元气犹存的江南,在那里有太祖留下的天下第一坚成——南京、而且有一个完整的六部班底,完全可以很快恢复运转。不过一方面刚硬倔强、绝不言和是大明的老传统;另一方面崇祯动辄甩锅的前科、让朝臣们不敢轻易提出南迁动议,最终延误了时机,让崇祯一家困在了京城。当然后来南京的官员们还是另行拥立了新天子,这就是后来的弘光帝,而这个偏安江南的小朝廷就是所谓南明。

南明成立之初,形势看上去似乎一片大好:北方虽然全部沦陷,但在经济上却是甩掉了一个大包袱,而历来南北的分界江淮一线,又依次分布着所谓“江北四镇”、号称精兵数十万,眼看着又一个南北朝的局面似乎就将形成。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看似牢不可破的江淮防线一触即溃,满清不费吹灰之力就挥师过江、南京则不战而降。更可耻的是,四镇总兵中东平侯刘泽清,不仅不发兵解扬州之围,反而投靠清兵,做了可耻的叛徒。

而就是这个刘泽清,他发迹的过程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充分体现了晚明官场风气之荒唐腐朽。此人早年是乡间无赖,曾做过阉宦仆役、也曾与老家山东的闻香教们有过交集,在江湖上颇有名气。后来他投身军旅,很快就从普通小军跃升为中高级军官。关于他在军中飞速晋升的原因史书记载不清,只知道他被委派到关宁军中时已是守备,很快又上升到副将、总兵的高位,最好回调山东时已经成了一镇总兵。神奇的是,在此期间他几乎没有获得过什么值得一提的战功。

他在明末的一系列战事:如平定登莱之乱、解救李自成开封之围等中,都曾领兵参与,但同样没有表现多少战阵之才,但并未耽误他升官发财。不仅如此,他搜刮压榨起治下百姓来,让一切盗匪强贼都望尘莫及,其名声之恶劣、举国皆知。他之所以能如此,一是他打仗首重保存实力,牢牢保持着对手下军队的掌控;二是对朝中当道的大臣则竭力逢迎,而且死死赖在山东故土,靠运河的贸易大发横财。弘光继位后,他又一直处于皇帝和东林一方争相拉拢的实力派,更是左右逢源。这样无能又残暴的军阀,也能驻守战略要地,南明的迅速崩溃就毫不奇怪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