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不招安投降,水泊梁山只能有两条路—— 一条路是被剿灭,死伤枕籍,再无复燃聚义的机会;另一条路是作鸟兽散,哪来的回哪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江湖从此再无相见。 别看施耐庵把梁山义军写得轰轰烈烈,炫炫赫赫,攻城拔寨无坚不摧,斩将搴旗所向披靡。作为一部文学作品,采用夸张的文学表现手法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蛮有看点的,更会被书中的英勇和壮举所感染、所鞭策。

盖是文学的特定属性,不应受到质疑。 但在残酷的现实斗争中,朝庭官家断然不会让一伙蟊贼草寇妄自坐大,这也是历代统治者的话语权和行动力所决定的。

纵览史上若干次大小农民起义,有几回是独自坐大了而无人征剿的?又有几个不被扼杀在摇篮里的? 真如历史上的梁山泊宋江起义,也是很快就被剿灭了的,只出动了一个太守张叔夜,就轻而易举的打破城池,活捉了黑三郎。 遑论朝廷几十万大军,精兵猛将。

所以,梁山泊十万大军征杀战伐纵横捭阖,那就是个虚无的臆想,现实中断然不会成真。和他紧挨着的钟相杨幺大起义就是明证。当时钟杨二人集有百万之众,波撼洞庭,不可一世,结果怎么样? 还不是被岳武穆一通儿神拳打得支离破碎,溃不成军,彻底玉碎。 所以,历代起义者鲜有好下场的美满结果。倒是投靠了朝庭,招安了,才有可能保存下来,隐蔽下来,以图坐大,东山再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