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封建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书写下了各自的传奇故事。其中,秦始皇的故事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秦始皇到了晚年却实施暴政,百姓们怨声载道,渐渐地,秦王朝的衰落迹象也越发明显。“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这是胡曾在《沛宫》中对于秦朝后的第二个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描述,颂扬了刘邦为推翻暴政付出的心血和无限努力,以及对汉朝人才辈出的赞扬。

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述,刘邦是一个非常知人善任的君主,他之所以能够号召如此多的忠义之士为他效命,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是个言而有信,为人仗义的人。他对于陪着自己打下江山的兄弟十分重视,在称帝后大封诸侯王,封了有140个,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有福同享。 古往今来帝王能做到他这般地步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然而,刘邦对自己的兄弟如此慷慨仁慈,他却是一个十分记仇的人。这一点从他登基称帝后,每天都给父亲吃一样“美食”,不久其父连忙告饶可以看得出来。

刘邦小时并不是个乖小孩,也没有显现出军事领导才能。他小时候突出的特点就是好吃懒做,爱混爱玩,还讨厌上学。他在乡野中长大,但也没有习得什么种田的农夫技能。这样的刘邦可以说是一个妥妥的“不良少年”,他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处游荡,结交朋友,对于他来说坐在私塾中听先生讲“之乎者也”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负责又严格的教书先生为了逮到他,时常去他的家中,他恨透了这样的紧追不放。渐渐地,家里人尤其是刘邦的父亲见刘邦这一身的坏毛病根本无法改变,便给他下了定论,说他以后必定不能成大事,只会又穷又懒,永无出头日。刘邦听了父亲的话,十分不服气,他在心中默默记下,心里想着出头之时必定要把这番话摔在父亲的脸上。

等到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后,他设宴庆祝时,当着众人的面问自己的父亲刘太公,比起自己的两个哥哥,自己的能力算强吗?这很明显是对于小时候父亲那番话的回击,群臣不知道其中因由,纷纷对刘邦拍起马屁,都说刘邦能力当然第一,他的父亲刘太公在一旁只能瞪大双眼,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由此可见,刘邦尽管是个十分有毅力的人,但是他这个小肚鸡肠爱记仇的性格也是从小就已经有所体现的。关于他小时候还有一件事也让他长大后报复了回来。刘邦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在家偷偷煮了饺子,没有给刘邦三兄弟留一口,而是自己在厨房吃了起来。恰巧游荡回家的刘邦看到了这一画面,从此便无法忘记。

彼时吃上一顿饺子对于刘邦的家庭来说着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自己的亲生父亲却自己私吞,不给孩子和妻子吃上一口,可以说是十分自私。于是,这件事情便被刘邦深深地记在了心中。他称帝之后,为报复自己的父亲,便下令让御厨房每天顿顿都给自己的父亲做饺子,其他什么食物都不能给他吃。 连着吃了好几天的饺子,刘太公终于无法忍受,便跑到刘邦面前讨饶,还为自己的行为道了歉,刘邦这才下令给他吃其他的食物。刘邦这个看似幼稚的行为,实际上体现出他性格中对于自己身边的人极其小心眼的一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其实也是他缺乏爱和安全感的体现。

关于刘邦记仇还有一件事,可以说也是因他父亲而起。刘邦因为行为恶劣好吃懒做,便被父亲嫌弃,不愿意给他做饭吃。刘邦没法子,只好去哥哥家蹭饭。他的哥哥刘伯对他十分照顾,每次刘邦来家里吃饭,他都十分高兴。但刘伯成家后的条件也并不好,而刘邦每次来都大吃大喝,刘伯没有说什么,他的妻子也就是刘邦的嫂子心里自然不舒服了。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刘邦不仅自己去吃饭,还常常带着狐朋狗友一起去。而刘伯去世后,刘邦仍然不避嫌地去嫂子家蹭饭,这让刘邦的嫂子十分头疼。一次,她远远看见刘邦带着朋友走来,便赶紧跑到厨房,使劲用勺子刮着锅底。刘邦走近听到这个声音,认为嫂子已经吃了饭了,便让周围的朋友先回去了。

可他经过窗前一看,桌上还摆着刚盛好的饭,刘邦从此便再也不去蹭饭了。刘邦称帝后,便给侄儿封了个羮咭侯,“羮咭”的意思就是用勺子刮锅底,可见刘邦内心一直记着嫂子的行为,用这个封号在提醒嫂子。 有人为自己而活,有人为他人的目光而活,人生各有其精彩,自己开心最重要。诸如刘邦,若是没有那般记仇,或许他的人生就是另一番光景。 参考资料: 《全唐诗》 《史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