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上的榜,我自己也不知道。”


国庆期间,我们询问了全国多地高德扫街榜烟火小店商家,其中大多不知道自己已在榜单之上。据了解,烟火小店绝大部分为家庭经营的单店,规模不大,长期游离在各类榜单之外。


商家的反馈至少折射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信息,高德扫街榜的确没有商业化成分,但也意味着商家还需要一定时间来衡量榜单所产生的价值。


扫街榜是高德寻求差异化路径的核心支点,而必吃美食等其他项目则是直接与大众点评对位竞争。


例如状元榜上的必吃美食榜单中,上榜商家几乎全是连锁品牌,而且与大众点评必吃榜的头部商家重合度极高。有连锁商家表示,国庆期间流量充沛,但自己并不清楚哪些来自高德。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光子星球,上状元榜的商家都具备很强的线上经营能力,并且对于营销投入更为积极。过去的一个月内,高德靠着去商业化对这类商家具有吸引力。


无论是单店老板还是连锁品牌经营者,对于高德扫街榜的态度出奇地一致:只要不收钱,一切都可以谈。



“只要不花钱我就做”


自9月10日上线,到10月10日,高德扫街榜刚好经历了30天。可以说,高德扫街榜搅局本地生活的30天,也是寻找一条与大众点评不同道路的30天。


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看到两条有别于大众点评的业务策略。


一条是扩充供给。即便是数据驱动,高德仍然需要借助有赞和其他第三方地推服务商连接线下商家。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高德在过去一个月内,将资源重点投入到了商家建联、宣传物料投放,以及挖掘早鸟商家上。


其中,烟火小店项目是高德寻求差异化的重要体现。


一位烟火小店商家表示,高德服务商在9月20日前后到店主动联系,并在店面上张贴了高德扫街榜的相关物料。“没有收钱,没有推广产品,只说先建联,为后续上团购做前期准备。”与此同时,这家烟火小店在高德扫街榜上的POI图片也是由服务商免费提供的。


高德“起”榜30天


而对于商超门店和连锁品牌店,亦有一部分张贴了高德扫街榜的宣传页,可惜重视程度欠佳。例如,有商家甚至会单辟一整面墙展示自己在大众点评上的排名,而高德扫街榜的宣传页,大多在店内并不显眼之处。


据服务商透露,高德前期通过免费招募商家入驻的方式,使得平台入驻商户从200万迅速增长到700万,虽然现在部分大店也需要3800-5000元的入驻费用,但竞对入驻需要支付更高年费,如按照城市等级有对应不同的入驻费用(商户通)。比如南方某一线城市,竞对的入驻费用需要7800元起。


另一条是高德地图产品的变化。国庆前,高德扫街榜主要通过目的地POI和搜索框实现,到国庆节后半段,高德扫街榜已经被放到了首页居中位置。


我们此前提到,高德扫街榜实际上是款数据驱动的产品。面对线下庞杂的商家,高德扫街榜试图综合各类数据,提供更客观的榜单。目前来看,导航+榜单的有效性还需要时间验证,否则不会在扫街榜单之下,同时出现不同维度数据构成的次级榜单。


例如作为标志性产品的烟火小店(单店),主要综合了导航数据与用户评价,同时非常依赖服务商对于本地市场的熟悉程度。我们从成都、北京、深圳三地了解的情况来看,烟火小店大部分都是当地知名小店。


传统点评产品因为商业因素几乎无法覆盖这类小店。毕竟单店的商业模式无法挤出太多预算,更不可能与连锁餐饮品牌同台竞技。此外,小店经营者非常缺乏线上经营能力与意识。因此,这类小店长期游走于榜单之外,只能依靠口碑传播。高德扫街榜则像是“自来水”,为之提供了一条曝光路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德并不是唯一的曝光渠道,有部分小店经营者对于抖音、小红书这类内容社区更有兴趣。一位成都餐饮商家表示,高德扫街榜是被动天赋,而抖音与小红书则是主动释放技能,“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稳当”。


除了扫街榜外的其余榜单,如轮胎磨损榜依赖导航数据、多次前往依赖回头客熟悉,而本地人爱去、地方小吃、老字号、热门等则综合了其他数据。


导航到店与免费引流是高德扫街榜最吸引商家的两个点。然而相比免费,高德还需要时间让商家感受来自导航-到店的价值。这里不得不提到上线团购的紧迫性,既可以彻底完成高德到店闭环,同时也能让商家真切感知到榜单所带来的商业价值。


此外,我们向高德服务商了解到,导航-到店的路径,存在“可操作空间”,目前有零星商家已经打起了扫街榜的主意。



从流量到转化


国庆期间,高德扫街榜在流量侧打了一场漂亮仗。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到10月3日,上线23天的高德扫街榜用户数突破4亿。10月1日-10月8日,高德总计为线下餐饮提供了1亿的客流。


某到店服务商总结出了阿里本地生活业务快速完成规模化的推进策略,可以称之为本地业务“三板斧”。


试点城市必定是一线或超一线城市,例如到店团购试点城市便选择了深圳、北京、嘉兴。经此一役,本地生活的入局变得已经非常高,过去“农村包围城市的低成本的策略已经不适用了”。


资源投入上,必须不计成本地砸钱,不能像过去那样小打小闹,而是要全量铺开、直接冲刺,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这一点从5月到7月,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动作便能看到,也可以在过去一个月中,高德扫街榜的全量营销上,以及节前团购业务的铺开皆可窥知一二。


第三个策略有且只有巨头可以做到——利用现有资源,单向的或者双向引流嵌入消费者入口,例如将到店、到家业务嵌入到电商这个超级入口中,迅速建立起规模效应。


经过这“三板斧”后,高德手握充沛的流量,从而具备了分发服务能力。


高德“起”榜30天


据晚点LatePost报道,高德内部有“121理论”,提到高德产品的三个发展阶段:100万DAU说明做好了一个功能;达到2000万DAU则从专注产品体验,开始考虑做一个平台;当超过了1亿DAU,高德能够做分发,同时还能做别的事情。


眼下,这个“别的事情”,显然是团购。光子星球了解到,高德通过扫街榜的这一轮引流,其团购BD同时在跟商户对接,拓展团购业务。据悉,高德团购业务的佣金率只需8%左右,相比竞对20%左右的综合佣金率,要低很多。


有一家高德烟火小店商家提到,在此之前每月需要投入1.8万元左右到点评产品当中,“不知道高德做起来后,会不会收费”。由于高德在暗处,竞对在明处,因此高德服务商与商家沟通时会占有一定优势。


“毕竟商家会计算成本,会把支出到平台的费用均摊到产品中,到底是保本卖,还是亏本卖,亏本卖卖多少能接受。”上述服务商表示。


事实上,国庆期间,高德在铺开扫街榜的同时,还在小规模地试水团购,逐渐提升供给的丰富度。一个成功案例是引入了深圳知名粤菜茶点品牌陶陶居,并推出了特色双人餐,团购价178元,相当于原价的6.9折。


只是高德入局团购,需要弥补在商家沟通上的短板。同样以深圳陶陶居为例,竞对已将该套餐的价格压到6.6折(168元)。


好在高德并不是单枪匹马,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也在团购市场为之提供了策应。在高德扫街榜上,上述店铺上架了淘宝闪购100元的代金券。


高德究竟要不要做团购,并不取决于外部,而是取决于淘宝闪购+饿了么的团购情况。目前阿里双管齐下做团购可能只是过渡形态,毕竟高德一开始起的调子便是去商业化。



决战团购


外卖之后,团购已成为阿里下一个目标。


从目前结果来看,外卖之战美团、阿里、京东没有任何一方能说失败,因为各家单量都在暑假之后,保持了相当平稳的体量。


一位美团BD认为,“外卖大战其实是把行业蛋糕做大了。”有消息指出,7月-9月期间,美团外卖日均单量分别为9500万、1亿、9000万单;同期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单量分别为7000万、8300-8500万、7400-7500万单左右,而京东的单量也在千万量级。


团购市场被认为入局难度低于外卖,这种观点看似无错,但却忽视了低门槛领域从来是博弈最为激烈的战场。


截至目前,团购市场已经云集了几乎所有巨头,阿里团购还处于多点开花,并没有形成统一入口的情况下,只是在局部区域获得了突破,尚未在全国成势。


据了解,淘宝团购在国庆中秋小长假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某知名湘菜品牌店长告诉我们,国庆期间,每10单到店团购中,有2单来自淘宝闪购的到店。“对于一个刚刚开城二十天的业务,这个成绩还是比较令人吃惊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团购大战或许会比外卖大战更为激烈。


外卖大战期间,阿里很清楚,靠茶饮培育消费习惯和心智,并巩固淘宝的“闪购”心智。因此,外卖大战进入8月后,摆脱了价格之战后,转而走向追求质量,玩法也变得更为多元。


团购要复杂得多。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哪里买团购券,不仅取决于这家平台货品货盘供给的丰富度,更在意的是团购商品的性价比。


对于高德而言,如今下场做团购,虽然在逻辑上说得通,但上上策显然是为淘宝闪购+饿了么导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