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佛说,人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衰老、疾病、离别、憎恨、遗憾、不舍,统统都会来到我们的身边,直到我们走向生命尽头,归于沉寂的那一天。
难道说,死亡,就是人生最终的结果吗?是,也不是。
是,在于死亡代表了这一副躯体生命活力的终结。不是,在于死亡仅仅是表象。正如庄子所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生的开始,意味着死亡的开始。死亡的时候,也意味着新生。这一代的人类离开了,新一代的人类就会出现,循环轮转,生生不息。
唯有破开生死的表象,我们才能真正感知到生命的真谛。
02
《金刚经》中有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佛家看来,法,就是万事万物的表象。梦幻、泡影、露水、闪电,都是转瞬即逝的事物。整句话的意思是,所有事物的现象,都是空幻的,也是生灭无常的。
比如说我们的人生,还未诞生,生命就不存在。已然诞生,生命就随着时光而消逝,最终走到尽头。生命消亡了,那它之前拥有的一切,存在的价值,就归于虚空了。
可以这样理解:虚空——诞生——死亡——回归虚空。
我们都记得自己的爷爷奶奶,尽管他们离世了。等我们这代人也离开了,那就没有人记得我们的爷爷奶奶了。等于,他们就跟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一样。
03
对于人生,《金刚经》中还有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我们所看得见的一切表象,统统都是虚无、荒诞的东西。哪怕是我们所珍视的房子、车子、金钱,早晚有一天会消失不见。
房子,有破旧的那一天;车子,有报废的那一天;金钱,有花光的那一天;万事万物,都有尘归尘、土归土的那一天。
为什么《金刚经》要强调“虚妄”?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人生是短暂的,所纠结的一切是毫无意义的,不如放宽心,去过好这一生。
无数人都害怕死亡,可他们都忘了一点,再怎么害怕死亡,最终也会走向死亡。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界的生物法则。
道家圣人老子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从来都不是仁慈的,永远都将万事万物,当成了刍狗(刍狗,指的是祭祀用的祭品),让他们自生自灭。
这“自生自灭”,不就是上文谈到的“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吗?
04
死亡只是表象,人生最深层次的意义,只跟这一点有关——虚空。
如果你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那你就不会相信什么神神鬼鬼的东西,人死了,就会被火化,成为了一堆灰烬。如此,便回归到虚空当中。
如果你是坚定的唯心主义者,那你就只会相信自己心中所想的一切,人死了,尘世间的一切跟自己再无关系。如此,便回归到虚空当中。
不论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认为人死后的归宿,便是回归虚空。那什么是虚空呢?可以理解为,一场空。
什么帝王将相,什么千古霸业,什么兴衰更替,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更何况,这一切都跟普通人毫无关系。普通人,更容易一场空。
再有钱,也带不走;再有权,也无法千秋万代;再有地位,也无法永远强大;再有能耐,也终究有英雄落幕的那一天......
大人物的归宿,跟普通人的归宿,都一样,那就是回归到虚空当中。
05
谈到这里,有人会说,人活着的时候,不是存在各种差距吗?
这种差距,就是上文谈到的“虚妄”。你穷,他富,难道你就永远贫穷,他就永远富有?这是不可能的。穷与富,终究会风水轮流转。
你低低在下,他高高在上,难道你就永远低人一等,他就永远高人一等?这是不可能的。在天道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
对于人生的感悟,汉高祖刘邦说过这样一番话:“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意思是,我出身底层,却可以提着三尺青锋平定了天下,这不就是天意吗?天意让我兴,那我便兴,天意让我亡,那我便亡,哪怕是扁鹊再世,也无法改变什么。
生老病死,如此而已。人生的终极意义,如此而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