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中国之四季,因气候不同,会影响人心,不同之季节会发生很多不同的事情。 《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这是说什么呢,这就是说在春季的时候要举行盛大的游园打猎之事,一般来说天子诸侯在这个季节都会举行“春蒐”之事。 因为打猎之事很重要,朝堂之上大半有权有势的贵族们都会陪同天子诸侯,所以行“春蒐”之事往往伴随着征伐大计。《东周列国志》第八回:“时周桓王十年春蒐之期,孔父嘉简阅车马,号令颇严。”阅兵之事,也多发生在春季。 “桓公使管仲先率一军,前会陈、曹,自引隰朋、王子成父、东郭牙等,统领大军继进,于商邱取齐。时周釐王二年之春也”,“惠王四年之春,郑、虢二君,会兵于弭”,“周敬王三十六年春,越王勾践使大夫诸稽郢帅兵三千,助吴攻齐”,阅兵之事在春季,征伐之事当然也可在春季。

春季里可以征伐打仗,当然也就可以发动内乱。“公子吕曰:斩草留根,逢春再发,公孙滑逃死为幸,反兴卫师,此卫侯不知共叔袭郑之罪”,郑国的共叔段内乱,结局或在春季。“州吁乘此机会,急腾步闪至桓公背后,抽出短剑,从后刺之,刃透于胸,即时伤重而薨,时周桓王元年春三月戊申也”,卫国州吁内乱,或也就在春季。“鲁庄公十二年春二月,齐公孙无知元年,百官贺旦,俱集朝房,见连、管二人公然压班,人人皆有怨愤之意”,齐国之乱当也在此时。 “春曰搜,以索不孕之兽……古先王春则省耕,补其不足”,春天里可以干的事情还是很多的,春耕播种、郊外射猎、筑台建宫,诸如种种都是天子诸侯们要干的事情,所谓“自冬逾春,日逐射猎为乐,方役百姓筑台建宫,不思返国”,春天是有生机的。 可是,春天里也会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情。因为是刚刚经历了寒冬腊月,春天里也还有倒春寒,于是便有很多人活不过春天。有“时周桓王八年之春也。公子吕途中得病归国,未几而死”,有“明年春三月,周桓王病笃,召周公黑肩于床前”,还有“周匡王四年,鲁文公十有八年也。是年春,文公薨,世子恶主丧即位”,或者“定王十二年春三月,楚令尹孙叔敖病笃”,这就是说明了春天,也是病患发作之时。

“一月之后,果然春雨大降,山水骤涨”,春雨说是贵如油,可要是下的大了下得多了,也是不好的,这里说的春雨就导致山洪爆发,晋国的智伯就派人挖掘河堤,让大水冲进了赵氏的晋阳城里,导致城中易子相食,可谓惨不忍睹。还有“其时周敬王十四年之春三月,偶然大雨连旬,刘卷患疟”,春天里疟疾也是多发。 除此之外,春天里柳色如烟,花光似锦,也是士子名女踏青之时。那时候的女子向来是不出门的,而这个时节是允许出门的,但就是出门却是容易惹事。孔子有个先祖是宋国的司马,这位司马的老婆长得非常漂亮,结果除外郊游之时就被华督相遇,被华督看上引来一场动乱之事,宋国这位司马也遭惨死。

郑国人雍纠觐见郑厉公时说“当此春景融和,百鸟莫不得意”,意思就是春季里人们心情都会非常愉悦,而郑厉公表现出不高兴的表情时,雍纠恰当其时的又说“郊外春色可娱,聊具一酌节劳耳”。 这样的季节,可谓良辰,因此良辰之中,当然也会为天子诸侯所利用,征伐大事可在春季,祭祀大事当然也可在春季。“襄王元年,春祭毕,命宰周公孔赐胙于齐,以彰翼戴之功”,“改陈仓山为宝鸡山,有司春秋二祭,每祭之晨,山上闻鸡鸣,其声彻三里之外”,“天下俱立文庙,春秋二祭,子孙世袭为衍圣公不绝,不在话下”,可见,春祭是传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