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246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这篇文章,和大家聊一聊国内经济环境最新的一组重要官方金融数据。
在7月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介绍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央行官网也公布了最新金融数据。
图片来源:见图
客观来说,这一份最新的金融统计数据,很体面,整体表现很好,这没有任何争议。
但是数据结构和细节维度,所折射出来的现实和信号,也是值得普通个体和家庭去重视和关注的。
这篇文章,将基于对央行最新公布的的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的详细梳理,结合国内经济环境的现实情况,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对这份数据报告在结构和细节所折射和释放的几个重要信号,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并对后续国内经济环境可能的变化和走向,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阅读提示: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如有未经明确允许的抄袭搬运情况,必将追究。)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央行最新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具体是一个什么情况?
报告的原文央行官网上有,各大头部媒体也在第一时间有公开发布的内容,这里不进行大篇幅的赘述和重复,只为大家梳理一下核心数据情况。
重点数据如下:
1.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
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
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
2.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3.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
4.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
数据情况就是这样,整体来说,2025年上半年国内金融维度的数据表现可以说非常体面。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从细节和结构上看,这次的金融数据有哪些亮点,看点,还有变化?
宏观维度体面,但是从微观角度和结构细节上看,有一些信号还是值得重视的:
- 首先来看,是居民部门中长贷依然疲软的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618大促提振下居民短贷由同比少增转为多增,但增量规模依然处在同期低位,地产销售持续降温制约居民中长贷修复,6月增量接近去年同期低点。
而从存款的维度来看,和贷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7万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17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6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31亿元。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77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2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55万亿元。
居民部门侧重储蓄,对于贷款警惕的趋势不变,对于内需和消费来说,有明显的信心不足情况。
而注重储蓄,以及存款增加的选择,折射出居民部门对于收入和保障的预期相对谨慎。
- 其次,社融维度,政府债投放仍是主要支撑:
6月份,企业债券融资新增2413亿元,同比多增313亿元,处于正常水平。政府债券融资新增13548亿元,环比小幅回落,但同比多增5072亿元。今年以来,政府债券融资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1-6月份政府债券合计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增43211亿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政府债券融资持续前置发力。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 最后一点,货币维度,给出明确的经济修复态势: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从金融剪刀差的表现来看,M1同比加快改善、达年内新高,M1-M2跌幅延续收窄,显示实体流动性边际改善,不过在M2回升快于社融情况下社融-M2小幅回落。
M2的表现很好,但是结合其他货币和金融数据来看,国内经济环境中,货币流动还是存在明显的堵点。货币空转的现象和情况依然存在。
总的看下来,6月份,国内经济和金融管理的维度,在政府债持续扩张和企业短贷和直融改善的支撑下,社融表现优于市场预期,多数分项均实现同比多增,但居民端需求疲软及地产拖累仍是核心制约。
当下国内经济环境中,国家和政府成为撬动杠杆,背负负债稳经济的特征非常明显。
企业在社融维度表现良好,主要还是规上,国资背景的头部企业扛大旗,中小微民营企业,特别是和外贸关联的很多企业,原本在金融系统中长期都得不到优质低息贷款的支撑,所以这里的社融数据表达,要看清楚国家从宏观维度想要明确释放的“稳信号”。
居民部门的情况比较清晰,防御性存款+低杠杆增量,什么意思就不多展开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讨论:结合当下中国的宏观经济现实,接下来,国内经济体感和氛围,该怎么看?
要看接下来的国内经济走向,那么有两个宏观维度的现实情况不能忽略:
第一个,就是美国特朗普政府这一轮的关税风暴走向,当下最新的进度,是延期到8月1日,后续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关税壁垒对国内出口贸易的潜在冲击风险。
第二个,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前依然是一个利率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对中国持续形成了资金外流,外来投资缺乏动力的压力。
往后看,7月进入传统信贷小月,新增信贷或季节性回调。
在两个外部关键因素没有给出足够多的确定性以前,国内经济环境就缺乏放开手脚进行全面刺激和拉动的空间和想象力。
而从金融维度来看,维稳,托举的主线不会变。
接下来国内经济环境值得重视的一个政策影响,是新一轮反内卷,去产能短期内给国内就业和收入维度带来的冲击。
所以,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数据推演和政策解读,结合现实来看,2025年接下来的时间,国内经济环境和金融管理,依然还是一个“稳字当头”,缺乏爆发性增量想象力,以及“有限和局部的繁荣”主线。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对这份金融数据报告的梳理和分析,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和启发?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1,居民部门的共识已经形成,那么,接下来,在就业和收入维度没有出现实质性扭转和改善以前,降低对消费,金融市场,还有房价楼市的预期,很有必要。
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居民部门不加杠杆,企业部门只有国资背景和规上大企业加杠杆,其中不乏金融空转,那么债务驱动经济增长和运行的模式之下,就是政府部门加杠杆了,而政府资金,却是经济环境中流转效率,转化率,以及流动性都是最差的一档存在。
紧缩的体感还将延续。
2,接下来,国内政策利率还有进一步下调,以实现稳经济的意图,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行业,公司,还有个人而言,现金为王,现金流为王,现金生意为王的逻辑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3,在中国,真要搞投资,谋创业,甚至是进行商品炒作和投机套利,是不能看宏观数据和结论的。
那么宏观数据分析的意义在哪里呢?
很简单,主要是看风向,以及在体面的政策语言和表达之下,能够从细节和结构上,看清当下国内经济结构层面上的逻辑本质和变化信号。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是和国家,以及政府部门撬动杠杆的能力成正比的。
在这样的逻辑本质背景下,对于绝大多数个体而言,选择注重储蓄,构筑防御姿态的选择而言,是非常合理的。
这里说的有点深,值得大家仔细体会理解一下。
以上,就是对央行最新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头条账号@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