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北京一名年仅42岁女性!在持续高温下坚持户外晨跑,回家后倒地!
16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最近持续高温,朋友圈晒健身打卡的明显多了,但真别硬扛着太阳练。
上周还看到新闻,有人大中午跑步直接热进医院了。
天越热越要讲究方法,否则健身分分钟变伤身。
高温运动的核心其实是防暑降温。
医生反复强调避开11点到16点这个时段,地面温度实际能比预报高七八度。
尤其慢性病患者,这个时间段出门锻炼相当于给心脏加负担。
真要运动就抓住早晨五六点或晚上七点后的窗口期,体感完全两回事。
装备选择别图凉快。
纯棉T恤出汗后贴着皮肤反而闷汗,专业速干衣腋下有透气网眼的才是真散热。
见过不少人图省事直接穿背心,结果晒脱皮不说,体温根本降不下来。
防晒霜要选SPF50+抗汗的,空顶帽比棒球帽散热更科学,手腕绑个导汗带能防止汗水糊眼睛——这些细节比带冰喷雾实用多了。
喝水是个技术活。
抱着大桶水猛灌容易电解质失衡,运动饮料含钠钾的其实更合适。
家里自配可以每升水加1克盐,小口喝比憋着猛灌安全。
身边有人运动后冲凉水澡差点心绞痛,现在都改温水擦身了。
中老年朋友最好随身带硝酸甘油,出现心慌气短必须立刻停。
特殊人群更得量力而行。
高血压患者跳广场舞建议挪到树荫下,糖尿病患者避免空腹晨练。
孩子玩一小时就得补含钾的橘子水,年轻人也别盲目追求"夏练三伏"。运动手表设个心率报警,超过x0.8就该歇了——毕竟安全比所谓的坚持重要得多。
说到底,高温天运动的核心是顺势而为。调整时间、选对方式、科学防护,流汗才真的有意义。有些狠劲该收就收,毕竟健康从来不是靠硬撑出来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