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每逢佳节胖三斤”?专家提醒:节后减肥,切忌“报复性节食”

许多人认为,体重突然增加后,立刻快速减重是理想且可行的办法。但专家指出,这种想法虽然诱人,更健康且可持续的方式却是缓慢减重——即便体重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的。

节假日期间,人们的体重到底会增加多少?

与普遍的看法不同,所谓“每逢佳节胖三斤”的说法,其实有些夸张。研究表明,节日期间人们的平均体重增幅通常不足0.5公斤。2000年,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曾对“美国人在感恩节期间会增重5磅(约2.27公斤)”的传言进行过验证。研究人员对195名成年人进行了节前、节中及节后的追踪,结果发现,参与者的平均体重仅增加了0.37公斤。

2016年,该杂志发表的另一项比较美国、德国和日本三国体重变化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通过对2924名参与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人员观察到,在各自国家的主要节假日期间,人们的平均体重增幅约为0.3%。具体来看,日本参与者在4月底至5月初的“黄金周”期间,体重平均增加0.3%;德国参与者在复活节期间增加0.2%;而美国参与者在感恩节期间也增加了0.2%。以一位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为例,实际增加的重量仅为0.14至0.21公斤,并且其中约半数增加的体重会在节后迅速恢复。

新增体重多为水分,而非脂肪

如果在节庆大餐后发现体重明显上升,这多半是水分在作祟,而非脂肪的堆积。高盐高脂的食物会促使身体保留更多水分,而过量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则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每储存1克糖原,身体便会相应结合约3克的水分。人体最多可以储存约600克糖原,这意味着可能出现高达2.4公斤的暂时性体重增加,而其中1.8公斤都是水分。一旦这些糖原被身体消耗作为能量,与之结合的水分便会自然排出体外。

“每逢佳节胖三斤”?专家提醒:节后减肥,切忌“报复性节食”

快速减重可能引发胆结石与肌肉流失

虽然关注体重是必要的,但采取极端的节食方式可能适得其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警告称,快速减重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因为食物摄入的突然减少会导致胆汁浓度升高,从而形成结石。 每周减重超过1.5公斤,就会显著增加这种风险。胆结石还可能引发胆囊炎、胆管炎等并发症。

此外,严苛的低热量饮食还会导致肌肉流失,进而降低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即身体在静息状态下的能量消耗),这会导致后期体重更容易反弹,即所谓的“溜溜球效应”。肌肉的流失还可能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并加重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症。

“每逢佳节胖三斤”?专家提醒:节后减肥,切忌“报复性节食”

安全且可持续的减重目标

专家建议,应通过均衡的营养和规律的体育锻炼,来实现平稳、渐进的减重。 一个合理的目标是,在最初的六个月内,减去总体重的5%至10%。以一位70公斤的人为例,这意味着在半年内减重约7公斤是比较理想的。即使是在节后大餐之后,每周减重超过1公斤都可能是不安全的。

节日的喧嚣散去,餐桌上的丰盛化为体重秤上一个令人焦虑的数字。但或许,我们真正需要对抗的并非这个数字本身,而是那种急于求成的焦虑。身体记录了欢聚的时光,也需要时间来回归自身的平衡。比起惩罚式的节食,我们是否能给予它多一些耐心和善意?


假期过后,你是否也有“体重焦虑”?你有哪些健康恢复日常饮食和运动的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文章来源 《韩民族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