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做以色列的敌人,因为“犯以色列者,虽远必诛”。做以色列的敌人,不论是在天涯海角,还是十年、二十年以后,说不定某天打击突然而至,灾难从天而降。

最新一轮被打击的是哈马斯的高层,时间是9月9日。他们待在卡塔尔,本来以为高枕无忧,因为卡塔尔一直在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斡旋,外交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觉得以色列怎么着也不会跑这来打我。

结果以色列9月9日这天真的来了:15架战机携带十枚导弹,对着一个建筑物,几秒钟之内就射了过去。哈马斯的高层正在那开会,至少有五个人当场被炸死,同时被炸死的还有一位卡塔尔的安全官员。

以色列为何能再三做到精准打击对手

图为以色列空军

这事出了以后,各方反应冰火两重天:一方觉得干得漂亮,另外一方面大力谴责。我的朋友们也分成两派:支持的人觉得,哈马斯在2023年10月7号,在和平时期、风平浪静的时候跑到以色列,残忍地杀害了1200多人,还抓了200多人做人质,所有策划、参与这些行动的都应该付出血的代价,“血债血偿”“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以色列这么做,就是表明任何做坏事的人都要受到惩罚。这一派认为以色列做得对,干得漂亮,“以牙还牙”没错。

另一派认为,以色列这样做是公然不顾国际法,公然侵犯卡塔尔的主权,这样做太嚣张了,没有道理,太欺负人。这是两派水火不容、截然不同的观点。当然还有第三派,就是吃瓜群众看热闹,从军事手段看看以色列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说,如此精准的突袭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背后到底有什么诀窍?看看他们对伊朗:对伊朗的核科学家还有高层曾经“团灭”;去年,哈马斯的高层去伊朗参加去世的莱希总统的葬礼,半夜宾馆睡着觉,“砰”一下给炸上了天。

最近,胡塞武装在那开会,包括总理在内还有十几个部长,全给当场炸死了。以色列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到这些?这背后是什么支撑?

第一点,特别重要的是精准的情报支撑。这是以色列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东立足的核心。

他们有国家安全局“辛贝特”,还有“摩萨德”——摩萨德是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之一,他们的活动遍布世界各地,尤其在中东地区。你干什么、怎么样,通过窃听、线下情报,尽在掌握。

结果就黎巴嫩真主党为了怕它窃听,甚至手机都不用了——“你先进设备厉害,我不用行吗?我用寻呼机。”但没想到,寻呼机也是以色列人造好了、设好套卖给他们的,防不胜防。

我们想想,哈马斯高层当然是非常小心,待在卡塔尔,现在哪都不敢去,但是你待在卡塔尔,总要有地儿,总要凑在一起。以色列筹划了几个月,等的就是这样一个时间窗口。

第二点,情报怎么来的?这背后就是说阿拉伯人内部,包括其他好多外部,不团结。前阵以色列去炸胡塞武装的时候,很明确是当地的一个长老,把他们开会的消息透露给了以色列。你想,这么高层开会,肯定是很秘密,以色列怎么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拿钱买了情报。这次哈马斯也是,一定是内部有人告知了以色列——“就这一把赚了多少钱,也许以后就悠哉悠哉再找个地方养老了”。这样的事防不胜防。我们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我们在外面看到的以色列“无往不胜”,想打谁就打谁、指哪打哪,这背后就是:它打击的目标内部不团结、有“内鬼”。如果没有“内鬼”,很难做到;如果纯粹通过窃听等其它方式,也很难做到。

以色列为何能再三做到精准打击对手

图为内塔尼亚胡

第三点,是精准的打击能力。以色列这么多年,一直在提倡“定点清除”。这听起来是个负面词汇,但对以色列来说,却是个正面词汇——“能打死一个人,就绝对不会再多打几个”。

前几年2021年的时候,以色列的突袭发生在伊朗国内:伊朗的首席核科学家法克里扎德,周五开着车到郊区度假,在一公里以外,以色列特工的枪就对准了他,开着车一枪打过来(有人说是自动步枪),直接打过来,就把核科学家给打死了,旁边他的妻子安然无恙。

以色列一直是很精准的。甚至这次在打了卡塔尔以后,以色列声明“已经尽量地减少伤亡”,用了精准的导弹,包括炸弹也是“炸谁就是谁,不会四面扩散”,“我已经注意了,尽量不伤及无辜”。但是打仗怎么可能那么精准?也只能说“相对精准”。

最后一点,是以色列的决心。内塔尼亚胡在打击了哈马斯高层以后,立即说这是“正义的行为”,也没藏着掖着——“以色列对此承担全部责任,没错,是我干的”,毫不隐晦,而且透露“已经为此计划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这就是以色列方面现在对哈马斯:以色列内部从上到下,哪怕是主张先把人质救回来的那些人,也觉得“对哈马斯一个也不饶”,“以牙还牙,虽远必诛”。这是以色列内部已经高度达成的共识——无法共存,因为哈马斯的宗旨就是“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从中东抹去”,这是生与死的问题。

以色列为何能再三做到精准打击对手

图为美军

那除了以色列、卡塔尔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国家特别值得玩味,那就是美国。美国在卡塔尔有最大的军事基地,以军这么过来,美军不可能不知道。也就是说,可以确认的是:以色列提前通知了美方。

美方特朗普还充好人,车轱辘话说一大堆:“我还是通知了卡塔尔。”

其实是发生之后,美国才过来通知——要是在发生之前通知,哈马斯的高层不就跑了吗?这也是美国和以色列之间演的一个“双簧”,避免让卡塔尔太过难堪。

卡塔尔也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国际社会也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但是事已至此、事已发生,卡塔尔即便是报复,恐怕也是有限的报复。

对他们来说,也犯不着为了哈马斯去和以色列、美国彻底闹翻。当然了,表示一下怒气、做点什么举动,还是“题中应有之义”,还是会有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