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一席少年第20位讲者

郝景芳

科幻作家,童行书院创始人

对于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个学生是绝对绝对不如AI答得好的,那么他只要一毕业一定会失业,因为他和AI是直接竞争的关系。人真正要做的那些事情是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的回答,就是你要自己去选择、判断,你要自己知道想要什么。

科幻照进现实

人类如何自处

2025.06.28 上海 | 一席少年·教育论坛

大家好,我叫郝景芳。我是一个科幻作家,也是一个教育行业的创业者。

我觉得这两个身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定要思考未来,否则是完全没有前途的。我们当下最重要的、需要思考的未来,就是关于人工智能。

●●●

AI不仅是一个大号搜索引擎

我们这一代人算是幸运的,恰好能够见证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类新的大航海时代的节点。但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幸的,因为站在任何一个改变的节点,如果我们自己不改变,就有可能成了被这个时代淘汰的人。

经常有人问我,作为一个作家,你如何看待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现在的写作能力非常强,以后会不会抢夺了作家的饭碗?我首先想给大家举两个小例子,都是我日常工作的例子:一个是写作,一个是我做的一点写作之外的尝试。

人工智能以后能不能写小说?我告诉大家,可以。我现在所有的写作过程,都会大量地用到人工智能。但我不是让人工智能直接写,而是让人工智能成为我写作过程中很多环节的辅助。

我今年新完成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折叠宇宙:吞噬文明》,里面有一个人物叫江流,他是小说中一个重要角色。我会把我对这个人物的一些基础设想告诉人工智能,让它帮我完成人物的详细设定。

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一席少年第20位讲者

我对人工智能写作的很多人物特点是非常满意的,但里面又会有一些细节跟我头脑中想象的不一样,我会让人工智能再帮我修订。

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一席少年第20位讲者

大家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帮我完成这种人物设定的时候,不仅仅是外观,它连人物的弱点和矛盾都可以跟我自己的理解非常一致。

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一席少年第20位讲者

在人物设定的基础上,我会让人工智能再帮我设想,这个人物角色的行动线是什么?我会跟人工智能讲,在故事发展过程当中,我需要这个角色在2080年的国际卫星网络市场里面分一杯羹,你能不能帮我设计一下行动策略?

于是AI就帮我设定出这个人物、这个小说角色的一系列行动策略:他如何争夺公司的运营权,如何展示自身的商业潜力,如何拉拢家人的支持争取运营权,如何获得外部资本的支持,如何进行技术整合和秘密推进,如何应对外部的风险。

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一席少年第20位讲者

这一系列行动线的设计既严谨又非常合理。

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一席少年第20位讲者

那么2080年的卫星网络市场是怎样的呢?AI也也帮我做了一系列的设定,并且帮我设计了这个人物的一系列并购策略,以及公司发展的策略。

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一席少年第20位讲者

它还帮我设定了这个人物角色在一个军事联盟里面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去获得军事联盟的支持,如何和军事联盟谈判,如何利用经济杠杆等等。

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一席少年第20位讲者

这些设置我最后在小说里面用到了多少呢?只有三个段落,它只用在了三个对话的场景当中。写小说要做非常多的背景设定,但是你背后设置了一万个字的背景设定,最后呈现的可能就只有100个字。这些背景设置过程人工智能都可以帮你做得非常详尽、专业。

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一席少年第20位讲者

我再给大家展示一下,我自己其实做了一个AI影视方面的尝试,呈现的也是今年我新小说的段落。

我从来没做过任何影视,刚才那段影片我自己做了大概一天半的时间,完全是用AI,从分镜、原画、视频、配音、剪辑、音乐,AI帮我做到了很多我以前做不到的事情。AI还帮我做过新的产品设计方案,帮我做过网站、做过广告。

很多人目前其实没有办法把AI利用起来。对AI的理解就只是遇上什么不知道的事情问问AI,拿AI当一个大号搜索引擎。我最想跟大家讲的就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借助AI,让自己做到很多你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AI需要人的指导。人在某一方面越专业,AI可以做得越专业。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可能就是人的能力如何跟随AI的能力一同进化。

●●●

AI在所有领域都能做得挺好的

我们在讨论人和AI的关系的时候,经常是用敌对的角度来看——AI这么厉害,我们人类都失业了怎么办?

从科幻的角度,AI时代其实才刚刚到来,远远没有达到顶峰。我在2017年出版过一本科幻小说,叫做《人之彼岸》,我在那本科幻小说里面幻想了一些AI技术,当前最厉害的AI,连科幻小说里幻想的最基本的技术都还没达到,更不要说像《终结者》里幻想出来的超级AI。

我有时候是作为科幻小说家在畅想这一切,有的时候又会蹦到教育创业者、一个「无良资本家」的身份。从企业成本衡量的角度,我自己在跟团队工作的时候,经常会讲,这个哪需要这么多人?你们研究一下怎么用AI。

所有的企业对成本都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在成本驱动下,所有的企业一定都是只要用AI的成本低,就一定会用AI去替换真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每一个人其实都需要考虑:我现在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AI取代?以及我们现在的小孩长大以后,他们还能不能找到工作?

我个人的观点是,AI其实并不是在和人进行那种两分阵营的竞争,而是能跟AI共生、能够借助AI去进化的这部分人,和留在传统世界里,不能跟AI一起进化的人,是这两部分人类之间的竞争。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伪命题,有一些会人问,学什么专业将来不被AI淘汰?学理科还是学文科跟AI相比更有竞争力?AI有什么能力是我们人类比不上的?这些全是伪命题。AI现在在所有的领域里面其实都能做得挺好的,而且AI的能力会越变越强。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专业方向上,AI将来都能做。任何一个跟你说某某专业是AI不能做的,都绝对不要相信。

但是这个就好比我们人类和马比赛跑步,人类可能比不上马,但是你骑在马背上是可以超过马的。未来在任何一个专业方向,如果你能够驾驭AI,在AI的能力基础之上再去做,其实是可以超越AI的。

现在很多人都要想让AI全程自主写一个小说,或者全程自主做一个影视,绝对不如你自己本身懂小说懂影视,你自己本身有构思,然后让AI作为助手做出来的结果要好。

这种情况下,我自己有一个最基本的预测:就是人和AI相比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不是领域的不同,不是专业的不同,而是未来人要做统帅性岗位,AI做执行类岗位。我们未来的所有工作,基本上都可以看成是工作流完整的项目。AI可以去做螺丝钉,人去做项目总监。

因为人和AI在思考决策过程中,有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AI,起码目前的AI是单一目标的智能体。它有一个单一目标,它只不过是在寻求最优化的解。但是人不一样,人从始至终是从多目标出发,去进行选择、决策。

比如我们每天都在面临的目标就是:既要考虑到自己生存的安全感,又需要考虑我们也许还有梦想;可能既需要考虑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又要考虑也有的时候想要远离人群,更关照自身内心的想法。

我们每天都在这些不同的价值里面进行判断、进行选择。人整个就是一个多目标选择的系统,做一个事情的时候,并不只是去找一个最优解答。很多时候,提出目标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工作。

AI现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在于,它是一种讨好型人格,它唯一的目标就是满足提要求的人的目标。当下有很多的创业团队在开发AI的各种职能,做文案的、做产品设计的、做编程的、做广告营销的、做医疗的,做什么方向的都有。在所有这些岗位上面,AI的单一功能都会越做越好。

可是这些螺丝钉岗位,并不能够构成整个公司业务的运营。那么是谁来把研发、运营、销售这些岗位统合在一起呢?其实就是公司的管理岗位。因此所有的螺丝钉岗位未来可能都会被AI所取代,领导力岗位会增加。

下面一个很直接推论就是,未来很可能人人都需要有项目管理的领导力,所以对于未来的工作者有很高的要求。如何构建AI时代的个人能力,其实这个事情并不是有特别多人在讨论。

很多人都在讨论怎么让AI进化,尤其是这些做技术的,要做AI Agent,要做 MCP,不断地发展AI的能力。有些人固守着人类原教旨主义,不能让AI发展得太厉害,我们一定要坚守人类的自留地。

其实我觉得,最合适的态度应该是我们现在就思考:AI的能力未来一定会越变越强,我们如何让人类的能力进化跟上AI能力进化的速度?我们如何让人跟AI同步成长?这个方面的探讨也很少,这个方面真正去做事的人也很少。

●●●不要低估孩子大脑的先天能力

人类的大脑和AI相比,其实是很有优势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都不是从出生开始发展,而是经过了几十亿年的进化才到今天这个阶段。每一个婴儿的绝大部分的能力都是先天固定的,这就相当于每一个婴儿出生,都已经是一个训练好的大模型——比现在的这些大模型都厉害得多的大模型,出生以后的后天教育就是微调,或者叫做本地化。

这种情况下我是觉得,父母千万不要低估孩子大脑的先天能力,以及一定要重视孩子大脑所具备的先天优势。

我们人类大脑跟AI相比起来有什么先天优势呢?最大的一个优势就在于,人类大脑是一个复杂系统。前面说了,目前的AI是单一目标的系统,满足用户要求,我们人类是天天在各种目标里面做决策:你又想吃美食又想减肥,你又想学习又想娱乐。

我们再把人类的马斯洛需求和大脑结构联系起来,你就会发现,马斯洛讲的最基本需求对应人类大脑最原始的脑,就是爬行脑、就是作为生物体的基本生存需求。

再上一层是我们的情绪脑,就是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这些需求。最外层的是我们的皮质脑、新脑,指导我们的理性思考、抽象思考,以及决策判断等等。我们人类其实从来都是这种多层次的大脑的统合,以及多层次的目标的融合。

郝景芳:任何跟你说,学某某专业将来不会被AI淘汰的,都绝对不要相信|一席少年第20位讲者

我们会看到,现在在商业市场上面受众最广的商品,一定是直接触达本能脑的。触达情绪脑的,触达我们那些爱恨情仇的,像一些内容产品、潮玩、娱乐流行文化,也能够有非常大的受众。学习是触达我们最上层的理性的大脑。

你做一个产品也要考虑的是:我这个产品到底是希望它成本更低,还是希望它性能达到最优,还是希望它能够触达消费者的某一种方面的情绪?

其实这些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都是我们人类要去做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理性非常发达的投资人根本看不懂泡泡玛特、潮玩、LABUBU这类产品的市场,因为我们人类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目标、越快越好的决策系统。

因此在未来人和AI的关系里面,我们需要在各种项目里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价值观进行选择,需要去做决策和判断,并且为结果负责。AI可以去做其中每一个环节的执行。

所以在当下AI变得非常发达的时代,有两种能力是我们必须要在孩子成长和教育里面强调的:第一就是可以由项目制学习培养的项目管理能力,第二就是创造力。

AI可以基于现有的所有经验数据去学习,基于现有的经验数据得出一个最优结果,可是我们人类要不断地突破现有的经验,我们要去做从未有过的事情。比如AI可以画现有所有风格的画作,我们人类的艺术家就要去创立更多的从未有过的艺术风格。

所以我自己觉得AI对于我们的教育领域和人才培养领域带来的变革,首先是我们可以借助AI减少现在应试学习的时间。现在初高中学生每天的应试学习十几个小时,未来借助AI可能每天学三五个小时就足够了,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项目制学习锻炼他的领导能力、锻炼他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让他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这种教育模式其实是我心目中未来的理想教育,以前没有AI的时候是达不到的,因为我们为了应试就已经花了所有的时间,还学不会。现在借助AI我觉得完全是可以达到的。

如果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学应试教育的内容,那么他就只会回答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是对于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个学生是绝对绝对不如AI答得好的,那么他只要一毕业一定会失业,因为他和AI是直接竞争的关系。

人真正要做的那些事情是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的回答,就是对于所有你要自己去选择、判断,你要自己知道想要什么。可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培养,是我们现在教育系统特别稀缺的。

这个也是我这些年一直在做的探索,就是能够真正培养创造力,保护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生成。我现在其实也在做一个新的AI+教育的平台——银河学院,我们就是去教学生怎么能够做好驾驭AI的这些工作流,借助AI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相信如果人和AI能够达到一种相互协作的共生成长,借助AI我们可以腾飞,我们可以奔跑,我们可以飞翔。我希望每一个人对于AI都有这样的积极态度,也希望AI成为大家的翅膀,能够带大家飞翔。

谢谢大家。

●●●

课程推荐

郝景芳讲授,AI辅助写作,给6-60岁想要写故事的所有人。

AI创意写作课

●●●

一席少年(YiXi Youth)是一席的子品牌,致力于为青少年、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涵盖人文、艺术、科技、哲学、博物、心理、教育等多领域内容,以跨学科视角拓展认知边界,重塑教育的可能。

●●●

推荐观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