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越南曾涌现出诸多风云人物,其中李常杰备受越南尊崇,被视为民族英雄。然而,从中国历史的视角审视,李常杰的所作所为却是不折不扣的侵略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他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又对中国犯下了哪些不可饶恕的罪行呢?

李常杰出生于1018年,原名吴俊,出身于越南寿昌县(今河内)太和坊的一个武将家庭,乃10世纪时越南统治者吴权之后。他自幼“姿貌扬逸”,热衷于练骑射、习兵法,为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基础。1036年,李常杰凭借父荫,获任骑马校尉,自此踏上仕途。后来,他净身成为太监。李圣宗时期,李常杰晋升为太保,于1061年调任为清化、乂安等地察访使,负责镇压当地的芒族动乱。
李常杰作为李朝主要军事人物,多次参与对占城的战事。1069年,李圣宗亲征占城,李常杰作为元帅,在战事中表现出色,成功俘获占城王律陀罗跋摩三世,迫使占城割让地哩州、麻令州、布政州三州给李朝。1104年,年事已高的李常杰再度出征占城,只因造反的李觉逃亡入占,并劝占城君主制麻那进攻越南,收复了先前割让的土地。李常杰此次出征,再度击破占城,夺回三州。
李常杰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参与了1075 - 1077年间对宋朝的战争,即宋越熙宁战争。1075年,宋朝王安石认为越南不久前遭占城侵扰,国势衰弱,便部署向越南开战。李朝得知宋朝在南部“造舟舰教水战”及“禁州县不与我边贸易”的情报后,决定先发制人,由李常杰率领水军,攻入宋朝边境。李常杰先后攻陷钦州、廉州及邕州等地。在攻陷邕州后,由于知州苏缄宁死不降,最终自杀,全城军民亦无一人投降。李常杰竟下令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州死亡者几十余万人,常杰等俘虏三州人而还” ,这场血腥的屠杀,给宋朝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其暴行令人发指。
随后,宋军开进越南境内,李常杰在如月江成功阻击宋军。但在富良江一带,战事陷入胶着,宋军重整士气,而李常杰部下军士开始灰心丧气。尽管李常杰极力勉励军士,可李朝已有意议和。此时,宋军因难以适应南方的气候及瘟疫,折损了过半数兵员。但即便如此,宋军仍占领了越南的广源州、思琅州、苏州、茂州等地。1078年,双方议和,李朝向宋朝“请还广源、苏茂等州” ,作为回礼,李朝归还俘获的宋朝军民,这场战争才宣告结束。
李常杰不仅在军事上对宋朝发动侵略,还在舆论上试图为其侵略行为寻找借口。1076年农历十二月,李常杰在进军宋朝边境期间,发表军事文诰《伐宋露布》,文中批判宋朝的青苗、助役之法荼毒生民,妄图以此发动当地民众倒戈攻宋。可事实上,这不过是他为侵略行径编造的谎言,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扩张李朝的势力范围。
在越南,李常杰却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李朝时期的碑铭资料称他“唯公辅君,国家殷富,多历年所,可圣臣遗千古之熙绩也”;“而公三朝弼政,兼御定边乱,于其数年,而八方宁谧,其功盛矣” 。20世纪初,越南史学家陈仲金在《越南史略》中评价他“具将才,精韬略,北伐宋,南平占,实为我国的一员名将” 。越南1971年出版的《越南历史》更是宣称李常杰一切的军事行动,尽属合理而高明的“自卫”战略,将他塑造为民族英雄,称他是“一位把天才的韬略与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相结合的杰出的军事家”。
但从中国的立场来看,李常杰的行为是彻头彻尾的侵略。中国学者郭振铎及张笑梅认为,李常杰在宋朝境内的邕州、钦州、廉州所进行的屠杀,是“对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血腥大屠杀,在中越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所仅见” ,并批评越南对李常杰的高度赞扬是“对历史事实的大嘲笑”。中国学者戴可来在翻译陈仲金的《越南史略》时,亦称李常杰攻打北宋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
李常杰虽然在越南历史上被视为英雄,但他对中国宋朝的侵略和屠杀行为,是不可否认的历史罪行。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正确看待历史人物,避免美化侵略行为,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