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三国纵横谈05:枭雄刘备的无赖手段》探讨了刘备并非《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忠厚形象。鲁迅先生称“刘备形似长厚,实似虚伪;诸葛多智,近乎妖术”,指出了小说中角色塑造的表面化、简单化。这种刻画方式影响了后世小说创作,导致人物形象过于扁平化。尽管小说《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试图将刘备描述成温和君子,但真实的历史刘备并非如此。在乱世中,生存离不开手段。史书记载,刘备生活在尔虞我诈的时代,为了生存和壮大自己,常会使用各种手段,甚至无赖手段。

他曾在孙权面前离间孙权和周瑜的关系,质疑周瑜的忠诚,但孙权对周瑜的信任未被动摇。刘备“借”得荆州后,变卦无数,挑起与东吴的矛盾。孙权对刘备的无赖手段感到恼火。后来,刘备以荆州为筹码,企图霸占益州,这让孙权非常愤怒,但刘备却耍起无赖,拒绝归还荆州。

在取得西川过程中,刘备毫无顾忌地出卖了刘璋,完全忽视了之前的友好。他拉拢人心,获取情报,最终攻占益州。刘备的手段让后来的史学家习凿感到愤慨,称他“德义俱愆”。这似乎与他早期的仁厚形象不符,但这种转变也源于刘备在政治上的野心和目标。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被理想化,但历史上他是一个政治家,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他的矛盾性格使他在历史和小说中形象迥异。不过,曹操对刘备评价得最准确,他指出刘备“外表仁厚,内心小气”,直指刘备的虚伪面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