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美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俩国家在贸易、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分歧越来越大。美国的霸权地位让它总是想压着别人,而中国作为崛起的经济体,自然不甘心被压制。新加坡媒体最近爆料,说中国已经彻底看透了美国的套路,做好了跟美国脱钩的准备,还在全力构筑防御体系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这话一出,全球都炸了锅,大家都在猜中美关系接下来会咋走。
要说中美关系,得从1979年建交开始讲。那时候,俩国家刚搭上线,关系还挺热乎。80年代到90年代,中美在经济、文化、教育上合作得挺多,美国企业跑中国投资,中国也靠出口慢慢富起来,俩国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可到了2000年后,情况变了。中国经济蹭蹭往上涨,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发现自己老大哥的位置有点晃了,开始觉得中国是个威胁。
2010年左右,美国奥巴马政府搞了个“亚太再平衡”战略,说白了就是盯着中国,把军力往亚太地区调,想围堵中国的发展。可那时候双方还能凑合过日子,毕竟经济上互相需要。
真正撕破脸是2018年特朗普上台后,这老兄直接对中国开打贸易战,对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还逼着盟友一起抵制华为的5G设备。后来还搞了科技战,把中兴、华为、海康威视等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不让美国公司跟他们做生意。再加上南海、台海的军事挑衅,中美关系彻底跌到谷底。
拜登上台后,大家本来想着能缓和点,可事实证明也就那么回事儿。2021年,美国继续制裁中国企业,还拉着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搞“四方安全对话”,摆明了针对中国。
2022年,拜登签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掏出520亿美元补贴美国半导体产业,限制中国芯片发展。2023年,美国又在台海搞军演,卖武器给台湾,挑衅意味浓得不行。中美关系走到今天,完全是对抗模式,合作的基础几乎没了。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没坐着等死,而是主动出招,稳住自己的盘子。咱们从经济、科技、军事三个方面来说说中国都干了啥。
2020年,中国提出了“双循环”战略,说白了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国内大循环,靠自己14亿人的大市场拉动经济;另一条腿是国际循环,继续跟愿意合作的国家做生意。这招的核心是减少对外依赖,尤其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美国加关税也好,搞制裁也好,中国不怕了,自己能玩得转。
具体咋干的呢?首先是扩内需。2021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万亿元,比2019年还高。政府还推了“新基建”,比如5G基站、高铁、充电桩这些,到2023年全国5G基站已经超过300万个。其次是产业升级。过去中国靠低端制造业,现在往高端走,像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这些,中国已经是全球老大了。
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占全球60%以上,出口量翻倍增长。这样的经济结构,美国想掐都掐不住。
美国卡中国科技的脖子,尤其是芯片这块,中国心里门儿清,必须自己搞定。2015年,中国就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重点攻关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硬核技术。2020年以后,力度更大,国家掏出上万亿资金支持科技研发。
拿芯片来说,美国不卖高端设备给中国,中国就自己造。2023年,中芯国际的14纳米工艺已经量产,7纳米也在试产,虽然跟美国台积电的3纳米还有差距,但进步神速。5G技术更是牛,中国建了全球最多的5G基站,华为的设备占全球市场30%以上。
美国禁华为,中国就扶持其他企业,像小米、OPPO、vivo这些也在崛起。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也不差,2022年全球AI专利申请量,中国占了一半以上。科技这块,中国就是要摆脱美国控制,自己说了算。
美国在南海、台海搞军演,中国自然得硬起来。过去20年,中国军事实力突飞猛进,打造了一套现代化防御体系。海军方面,中国有了“辽宁舰”和“山东舰”两艘航母,第三艘“福建舰”2022年下水,用了电磁弹射技术,跟美国航母一个级别。空军这边,歼-20隐形战机已经服役,歼-35也在测试,性能不输美国的F-35。
导弹更是中国的杀手锏。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能到1.4万公里,带核弹头,能打到美国本土。东风-17高超音速弹道导弹速度超10倍音速,美国的防空系统拦不住。2023年,中国还在西沙群岛部署了反舰导弹,直接警告美国别乱来。这样的军事力量,既能守住家门口,也能让美国掂量掂量。
中美要是真脱钩,全球都得受影响。其他国家咋看这事儿,又咋应对呢?咱们分地区聊聊。
欧洲国家夹在中美中间,挺尴尬。经济上,他们离不开中国。2022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5600亿欧元。德国大众、宝马这些车企,靠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可政治上,欧洲又得看美国脸色,毕竟北约是美国牵头的。2023年,欧盟出台了“去风险”战略,说要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实际操作起来,德国、法国都不太愿意彻底跟中国翻脸。
亚洲国家离中国近,感受最直接。日本、韩国既是中国的大市场,又是美国的小弟,心里矛盾得不行。日本2022年对华出口占它总出口的20%,韩国半导体一半卖给中国,可俩国家还得跟着美国搞“印太战略”。东南亚国家更务实,2023年东盟跟中国的贸易额达到6200亿美元,比跟美国的还多,他们巴不得中美别打起来,影响生意。
非洲国家跟中国的关系越来越铁。2021年,中非贸易额突破2500亿美元,中国在非洲修路、建桥、铺铁路,帮他们搞基建。相比之下,美国光说不练,援助老是不到位。非洲国家清楚,中美脱钩,他们肯定选中国,因为中国实实在在帮他们过上好日子。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这些机构,态度很明确,希望中美别闹得太僵。2022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说,中美对抗是“全球灾难”,得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世贸组织也担心,脱钩会把全球供应链砍成两半,穷国受苦最多。可这些组织没啥实权,说了也白说。
中美关系未来啥样,谁也说不准,但有几条路可以想想。
第一种,继续对抗。美国不停打压,中国硬扛,双方在科技、军事上较劲,可能冷战2.0就来了。第二种,有限合作。像气候变化、反恐这些全球问题上,俩国家还能凑一块儿干点事儿,但核心利益上还是掐。第三种,全面冲突。最坏的情况,打起来,台海、南海都可能是导火索。不过这概率不大,毕竟谁也不想世界大战。
中国咋办呢?一是坚持自己的路。经济上稳住内循环,科技上突破瓶颈,军事上守好底线。二是争取朋友。跟俄罗斯、东盟、非洲这些伙伴处好关系,别让美国孤立了自己。三是占道义高地。推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让世界看看中国不是只顾自己。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美国的霸道让中国看透了它的本质,脱钩不是中国想干的,是美国逼的。中国建防御体系,也不是要跟谁开战,就是想保住自己的饭碗和发展权。未来咋样,咱也不知道,但中国肯定不会服软,该硬的时候硬,该谈的时候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