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占比超过60%。当前,传统产业正面临着“智改数转网联”,也就是“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的深刻变革。工程机械是徐州的一大优势产业,如何让这个优势产业走向未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起走进徐州。

走进江苏徐州一家挖掘机厂的生产车间,一个特别的空间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一面白板、几张会议桌,这个就建在生产线旁的小空间,被大家称为“创新工作室”,无论是研发成果的验证,还是生产线上的难题,都能在这里第一时间解决。

工作室的成员们正在为焊缝智能检测系统做升级,这套新型系统就像挖掘机的“数字医生”,可以通过在线3D扫描,把挖掘机动臂在焊接过程中的缺陷智能识别出来,而成员们的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一个不到巴掌大的探头里。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部长 方荣超:小小探头里面集成了60多个晶片,就相当于60个小的微型传感器,能够对我们的焊缝内部质量进行实时动态检测。

方荣超说,有了这项突破性技术,现在的智能检测与人工相比,效率提升了120%,检出率也由82%提升至100%,但创新的路从来都不好走。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部长 方荣超:当时国内没有一家供应商愿意承担这个设备的集成工作,过程中项目经理也顶不住压力,更换了5个。外面不行我们自己来集成,最后我们反复验证了上百组试样,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全过程都可以实现无人化,有那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创新的成果还体现在一个个小细节里,记者看到重量相差30吨的动臂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智能化改造让这些“大块头”也能柔性生产。记者还发现,每个零部件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这个专属的“身份证”让它们有序组装,每8分钟就有一台挖掘机下线。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大幅提升让团队里的成员对创新充满了信心。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焊接工艺师 李利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研发、落地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但是最终我们还是成功了,为以后公司在更多制造方面的转型,也提供了很多的参考意义。

在工厂内部,像这样的创新工作室还有六个,它们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目前,企业已经获得了超过800项专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创新研发的背后还有着数字技术的强大支撑。通过5G技术和云服务平台,产品从一块钢板到最终下线,全生命周期都可以监测和追溯。

 

工程机械上有朵“云”

今年以来,徐州市新建5G基站900个,累计超1.95万个,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很多传统企业都在积极“上云”。这朵“云”能释放出什么样的能量?

徐州的这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和80多个行业的7万多家企业建立合作。这朵“云”要想将人、设备、信息化系统及整个工业体系连接起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接入设备。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启亮:我们在国内连接了大约140万台的高价值设备,在海外我们目前赋能了大约是80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张产业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平台最远的合作在18000公里之外的巴西,最深抵达了地下1000多米的矿井,最高去到了青藏高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平台可以为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也能提前预判风险保证生产安全。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启亮:持续了4年的研发,投入了大约10个亿左右,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智能制造的这种执行决策的大脑,帮助客户来提高生产运营的能力。

张启亮告诉记者,这朵“云”要做的下一步是能更好地服务于人,这也是未来的新趋势。因此他们不仅仅和制造型企业合作,还要在“云上”和设计企业牵手。在一台可以远程操作的设备上,就运用了两大平台的优势。

 

江苏思创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路易霖:我们大屏幕上是一个视频拼接的技术,还原了真实驾驶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我们在上面的交互功能,包括AI障碍物的智能识别,数字孪生式的铲刀姿态方案,帮助我们的操作人员能够更好、更直观来操控我们的产品。

路易霖告诉记者,这朵“云”的能量还能更大,依托云平台,他们可以精准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大到驾驶舱,小到零配件上的一个按钮,他们都做过无数次的数据分析和实验。

 

江苏思创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路易霖:整个产业已经走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工程机械可能未来就是从工具转化成我们的智能型伙伴,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一个很好的协同。

 

工程机械“掘进未来”

不少企业告诉记者,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还有一些更难更深的问题需要雄厚的科研力量才能突破。现在徐州已经建立起由头部企业和多所高校组成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正在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徐州地铁四号线的施工现场,看似传统的地铁隧道挖掘,如今却用上了前沿技术。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场地内架设了100多组传感器,可以实时汇总数据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且还实现了“随掘随探”。让记者没想到的是,提供这项技术的是来自几公里外的一家深地工程实验室。

这家在地下深耕的实验室里摆着上百组接收器,可以超前50米为地铁中的盾构机“探路”。

 

云龙湖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国重教授 王勃:研究新型的传感器,让它的“眼睛”看得清,研究新型的材料和新型的结构,让它的“牙齿”咬得动,这样就实现了传统工程机械的自动化升级。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一场“跨界合作”研讨会正在进行,来自不同机构的研发人员正向工程机械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发起挑战。

 

云龙湖实验室主任 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国重党委书记 李晓昭:我们的工程真的卡点在哪,我们并不知道,是他们在第一线要去设计它,给我们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靶向。

为了真实还原工程中的多重场景,团队甚至把即将在青岛海底隧道使用的钻取测探设备搬到了地下。

 

云龙湖实验室主任 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国重党委书记 李晓昭:这个空间目前应该是世界上规模比较大的地下设施,有我们想探测的典型构造。如果我们在这能试验成,在现场我们就可以去实现它。我们第一步就是在打破垄断,第二步我们希望打破垄断基础上还能引领。

李晓昭说,打破垄断不在一朝一夕,靠的是耐得住寂寞,久久为功。现在他们研发的“导向取芯”技术就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深地空间综合实验也开始启动,地下超算中心按计划进行测试。这个产学研联盟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让传统产业面向未来。

 

云龙湖实验室主任 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国重党委书记 李晓昭:通过深地工程精细探测与智能建造技术装备的研发,来赋能工程机械等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反哺我们实验室,加快我们对未来产业前沿技术的攻关,加速发展深地空间开发的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徐州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学成果落地转换。前四个月,徐州市新能源、智能装备和新材料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00.7%、36.7%和51.2%,逐渐形成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融合发展的矩阵。

 

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张兴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以产品为导向、以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用协同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传统生产力向先进生产力迈进。

(总台央视记者 丁雅妮 杨曜语 黄玮 毛俊 黄成)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