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代,不少人离职、被裁员后都选择走上做个人IP的道路。特别是不少互联网人,因为对行业和业务的熟悉,选择转型做财经类的自媒体IP。但当前自媒体繁荣,做个人IP之前,还需要处理好这三重枷锁。
一、财经IP 不但要交付鸡蛋,也要交付母鸡本身
有个英国读者写信吵着要见钱钟书,钱老回信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为什么一定要见下蛋的母鸡呢?
在古典时期,创作者交付的只是鸡蛋本身,不用管母鸡自己长的漂不漂亮。
而到了互联网IP时代,尤其是进入短视频、直播时代,创作者不但要交付鸡蛋,他本身也变成了交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算法偏好下,后者甚至占比更高。
记得在 2008 年,我在大学图书馆消夏的时候翻一些经管期刊,印象很深刻的一点是,业界把“网红现象”称为“眼球经济”,当成一种偶然的、小众的现象。
等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的分配从人工编辑筛选进化到算法时代,人们忽然发现,在算法的驱动下,泼天的流量有可能像彩票一样砸在一些素人身上,每个人都能成为几分钟明星。
流量彩票化出现后,所有的内容创作者都不可避免的要患上一种“流量红眼病”,看到那么多不如自己的人,拿着流量彩票兑换成收益,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觉得自己一定比别人强。
这就是我今天要聊的,流量思维需要面向算法来创作,算法的背后是大脑认知病毒,专业的创作者想要走向这条路将面临重重困境,甚至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专业人士做财经 IP 的三道流量枷锁
曾有机会和我很尊重的业界知名经济学家交流内容创作,聊到的一个现象就是,为什么流量最高的那些人很少是专业人士。
他当时给出了三道流量枷锁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
一旦财经 IP 面向流量创作,都不用合规与法务出马, 他就自绝于业界,从此不再属于专业圈子。
这一点我非常认同。
每一个背景强悍的财经 IP,都是各自专业领域里的卷王。卷王的世界,强者为尊。普遍慕强之下,鄙视链很严重,一旦有人犯了错变成笑话,将很难再有立足之地。
撒切尔夫人说:“掌握实权就像做淑女一样,如果你得提醒人尊重你是个淑女,你显然不是淑女”。做财经 IP也 一样,如果你做不到出道即巅峰,不断创新高,反而要不断的用你过去的荣誉与成就来提醒普通人你很厉害,那么在同行看来这就变成了自轻自贱,惹人笑话。
就财经内容创作领域,“鼓吹阴谋论、迎合民粹、制造对立、煽动情绪”这四连招固然能带来流量,但是一旦走上这条路,业界将会把此人当成学术人格破产、韭菜收割者,从此将彻底失去在业界立足的资格。
仔细观察一下,“四连招”运用最熟练的人,本来就不是严肃业界学者,自然不怕被学界笑话。还有一些人,叛出师门,从业界大佬转型成专业网红,自然也不怕业界指指点点。
绝大部分专业出身的财经 IP,都是只把自媒体当成副业,当然不敢冒主业失业的风险来做为副业做出牺牲。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流量面前,穿鞋的就是害怕光脚的,带枷锁的打不过轻装上阵的。
第二道枷锁是“知识的诅咒”。
一个人,一旦熟悉了用各种专业知识去表达这个世界,那么这些术语就变成了他的拐杖,形成了路径依赖,离开这些术语他就患上失语症。
当他熟练运用这些术语进行表达时,根本就意识不到,这给大部分受众人为造成了认知障碍。别人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也不想花太多脑力劳动来当场理解,很快就会滑走,自然就会成为算法眼中的“坏作品”。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要先意识到“诅咒”的存在,才能解除诅咒。
一个站在山顶俯瞰大地的人,要向站在山脚、山腰的人描述山顶的风景,他根本想象不到山脚的人脑海中是如何理解山顶的,这对他的表达能力真的有很高的要求。
应对办法是,多口语化打磨导游词,术语表达的部分不要超过全部内容的10%,要用大部分人已知的概念来替代、解释新概念。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为了向下去兼容不理解的人,要每句话抠字眼,花时间去简化、具象化、口语化,这在表达效率上是很低效的,比天然就用口语的人要多付出一倍的努力。
但这反而是“流量算法之神”所喜悦的表达方式。
第三道枷锁是“讨好型人格的缺乏”。
写出好的文章是一种纯粹脑力劳动,而拍出好的短视频、做出精彩的直播,除了脑力劳动,更要调动情感、表演,付出大量的情绪劳动。
而平台算法之神所鼓励的情绪劳动,主要来源于“讨好型人格”、“讨好型表演”,提供情绪价值。
这些财经专业人士,很多都是学霸、卷王出身,比单纯的脑力劳动,那是罕有敌手,但是要让他放下身段去讨好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普通人,那真是太难了。
一是做不到,缺乏必要的专业训练;
二是不想做,自认为是靠才华吃饭的,而不是靠出卖灵魂;
三是不能做,做了之后,就更难被原有的专业圈子接纳了;
直播,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或者娱乐服务业。
秀场女孩也属于娱乐服务业,对于人性的拿捏是大宗师级的,堪称情绪劳动界的先天圣体、古希腊掌管情绪劳动的神。如果这个人群上直播,无论讲什么,几乎天然立于不败之地。
当 IP 直播时,板着脸的中年油腻大叔和D罩杯擦边财经女主播拼流量,在平台算法之神眼中,简直就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当一个专业人士三层枷锁同时具备时,基本就意味着不会受到“平台流量之神”的青睐了,只有不断突破枷锁,才有发展机会。
总之,当流量越来越像彩票,就会对只会创作不懂运营的专业人士越来越不友好。
三、对算法的暴力破解:流量彩票化造成的运营杠杆泛滥
搞创作的人都知道,爆款很多时候是一种玄学,掌管爆款的是一种很新的“平台流量之神”。
泼天的流量就是泼天的财富,于是,所有的创作者都在奉上自己的祭品(作品、标题、封面、选题)求雨,希望能获得“平台流量之神”的青睐,降下流量的甘霖。
而“平台流量之神”为了防止被创作者猜透降下甘霖的规律,就会把算法放入黑盒中,时灵时不灵。
很多擅长运营、做号的人,就开始采用各种运营方法来加杠杆,试图暴力破解“流量算法之神”的秘密。
第一招,原封不动抄爆款标题;
既然别人用这个祭品能求到雨,那我也用一模一样的祭品,流量算法之神大概率会喜欢。
第二招,同一个内容换不同的标题多发几次;
防止一个好内容被一个坏标题拖累,自己采用赛马的方式,多箭齐发,来趟地雷,探出一条路。
第三招,百号发百文,暴力破解,饱和攻击;
既然流量是彩票,那么,别人每天只抽一张彩票,我每天抽 100 张彩票,那么我中奖的概率是不是比别人要高 100倍呢?
这种大力出奇迹的做法,最关键的就是降低抽每一张彩票的成本,而在 AIGC 的帮助下,这就完全不成问题了。
目前在文字自媒体、短视频自媒体领域已经出现一个人每天管理上百个账号发数百篇内容的做法,文字的话就是 AIGC,短视频的话就是一次性讲 3 个小时,然后剪成 300 多个 30 秒长的切片短视频,在一个平台几十个账号上批量推出,总有爆的。
流量彩票化当然会有很大的弊端。
一方面,它迎合了人性的弱点,而人性是向下流的,对很多严肃创作者不友好;
另一方面,流量算法增加了随机性,降低了古典自媒体时代创作者与订阅者之前的强链接,保底工资全变成了浮动绩效,流量之神的鞭子,平等的抽打到每一个创作者牛马的身上。
表面上看,算法的随机性,使新号也有出爆款的机会,但是对于很多以付出脑力劳动为主的专业创作者来说,它使历史的辛劳付出被降权。
总得来说,严肃创作者在完全算法驱动的平台里是一件很吃亏的事情,反而是人工编辑审核、人工分发流量的平台更加适合。
四、结语
在财经自媒体的新时代,不但是鸡蛋之间的比拼,更是母鸡形象的比拼。而专业的财经 IP 在对流量追逐时有三层枷锁,再加上不善于运营,处于天然弱势。因此,对于专业财经 IP来说,如果背后没有很强的运营团队的话,扬长避短的最佳策略就是,不把重心放在完全由算法驱动的平台上,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有人工干预、能够形成保底流量、长期积累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再跑到算法驱动平台里抽一抽彩票,这才是守正出奇的可行之道。
本文由 @张看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