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提垃圾就觉着,觉着要逃离,就像钱钟书的围城,惟一不同的是,在围城里的人想出来,而在围城外的人——我们——并不想进去,反而,会选择,逃离,逃离,哪怕漂泊,我们也要逃离。

千里之外,垃圾与否我们不在乎,我们只求垃圾不在吾视野之中。我们每个人有声或无声地抗拒:我要洁净!要舒适!

这种行为就像一只鸵鸟,把脑袋埋进去,外面一切似乎与你无关,但事实,外面仍旧是:兵荒马乱。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古代那些关于“垃圾”的事情。古人都有哪些方法处理各种垃圾。

一、垃圾名称。

宋吴自牧《梦粱录·河舟》:“更有载垃圾粪土之船,成群搬运而去。”宋代在有些史学家里,可分为近古期,语言文字与今略有异,皆可识之。从中可见,垃圾一词已用,就如我们今天用的一样频繁。

《重编国语辞典》:lè sè。也写作“拉飒”、“拉撒”。这是音近的词,也许是因为古音的缘故,但大意是一样的,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垃圾”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晋书·五行志》有载:“京口谣曰:黄雌鸡,莫作雄父啼。一旦去毛衣,衣被拉飒栖。”

二、为什么古人有动力会进行垃圾分类及整理?

1.因为法令普及,陟罚臧否,无异同。

战国时期《韩非子》中记载:“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大家从中可以发现,乱扔垃圾今天的惩罚:罚款。而在古代,则是“断其手”,断手,跺脚,其惩罚严厉之程度,甚于今人。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朝历代关于垃圾的法令。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大秦帝国,到了我们都熟悉的商鞅变法时,依然保留有“刑,弃灰于道”(《盐铁论》)法令。灰,指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垃圾,可见,除了声势浩荡的书同文,车同轨,之外,关于生活中的垃圾商鞅也做足了工作。

大唐王朝,算来被我们称作盛世,是大一统的代表,是经济繁华的象征,除了表面生活的富裕之外,《唐律疏议》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无论哪个朝代的古书,记载都是相同的,虽然没有断手那么严苛了,但是,违法依旧要遭受皮肉之苦,杖刑,可再细细脑补之。

除此之外,有许多个神仙艺术皇帝的大明王朝,《大明律》也规定:“其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宋朝与唐朝相比,只不过是少了二十杖。”

转眼到了离我们最近的清朝,那些荧幕上阿哥格格都生活在,活跃在干净的皇宫,利落的街道,到底是故事,不食人间烟火。

那么,在清朝这个时代,普通大众,社会上的人如果乱丢垃圾,又是如何呢?

《大清会典》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如有穿墙出秽物于道旁及堆积作践者,立即惩治。”

2.垃圾分类赚钱,有财富。

有一本书叫《中国漫记》,它的作者是俄国人,米列斯库,虽然没有马可波罗那样出名,但是在这本书里,我们也可以见到关于彼时生活的一些细枝末节。“一小块皮革、各种骨头、羽毛、畜毛,他们都着意收藏,畜粪也要收集起来,然后巧妙加工,制成有用物品”

《太平广记》记载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生,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其实,不仅是明礼靠垃圾赚钱,甚至一些官员也会因为把当地垃圾治理得好而得年终奖。

3.管理机构设备完善,垃圾分类可执行

在遥远的周王朝,就有了我们今天为城市保驾护航的清洁工。据《周礼》记载,周代还设有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包括“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依郑玄注 “條”通“涤”, “清扫”,“狼”狼藉。因此,條狼氏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清扫道路上的垃圾。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清洁工。

4.垃圾不处理的后果,祸及自身

看过《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的都知道有一本叫做《万历十五年》的著名作品,还有一本记录明朝生活面貌的《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了关于垃圾的一些事实:“街道惟金陵最宽洁,其最秽者无如汴梁。雨后则中皆粪壤,泥溅腰腹,久晴则风起尘扬,颠面不识。若京师虽大不如南京,比之开封似稍胜之。”

《燕京杂记》记载,“人家扫除之物,瓷碎瓦屑,堆积如山,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人们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

“险于蜀道难”来形容京师的道路。这种状况的产生,证明如果垃圾处理问题解决不好,城市。环境就难以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到了隋代,汉长安城已经“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5.垃圾回收,益农业。

农书《氾胜之书》中记载:“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 明代的袁黄在《全农书》中提到:“南方农家凡养牛、羊、豖属,每日出灰于栏中,使之践踏,有烂草、腐柴,皆拾而投之足下……北方猪、羊皆散放,弃粪不收,殊为可惜。”从中可见,古人已经从垃圾中分辨出了可以对农田肥力有用的东西,粪便。

三、古人承担垃圾桶才能的器皿名称有哪些?

1.井匽,一说是路厕,功能类似于现代的公共厕所。这也算是一种垃圾桶的称呼了吧。

2.埋于地下的陶质排水管道。这是古代城市中常见的一种基础设施,功能类似地下管道,也是一个盛放垃圾的用具。

3.堆积垃圾废物的“灰坑”,或可直接称之为垃圾坑。这种虽然称不上器皿名称,但是,这种现象的的确确存在于古代农村的生活当中,甚至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依旧实行这种土方法,到最后对垃圾进行填埋或漏天焚烧。

总结

想必大家都知道,水是源源不断的,就像人们的生活垃圾,只要人活着,就会产生垃圾,无论是生产垃圾还是生活垃圾,都需要我们发挥自己以及时代的智慧,找出适应我们这个时代对垃圾的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古人垃圾如何分类》钟芳

《汉书》《中国漫记》《氾胜之书》《全农书》《周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