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甜食、不喝饮料,血脂真能马上降下来?这个说法,听起来像噱头,但真不是空穴来风。
甜的东西,真的是“甜蜜的负担”
我接诊过一个三十来岁的外卖小哥,小胖墩一个,脸红红的,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就是爱喝奶茶,一天两杯起步。
体检时发现他甘油三酯飙到天上去了,总胆固醇也高得吓人。
他说:“医生,我就爱喝点甜的,也没吃啥油腻的,咋就血脂高了?”我问他一天喝几杯饮料,零食爱吃啥。他说话一顿,我就知道问题在哪了。
甜食和含糖饮料,是很多人血脂“悄悄高”的罪魁祸首。
特别是高果糖玉米糖浆这玩意,很多人连它长啥样都不知道,但它藏在可乐、果汁、奶茶、蛋糕、零食里,一吃一堆。
身体摄入过多糖分后,会在肝脏里转化为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这就是为啥不吃油也能血脂高。
我让他戒掉奶茶和甜饮料,一个月后复查,甘油三酯直接砍了一半。真不是说笑,血脂对糖的反应,比对油反而更快、更明显。
血脂高,不一定是你吃油多
很多人听到血脂高,第一反应就是:“我是不是油吃多了?”
但真相是,吃糖比吃油更容易让血脂飙升。
这是因为糖快速进入血液后,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让身体把多余的糖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尤其是甘油三酯,升得最快的就是大量摄入糖之后。
我们以前有个做工地的老哥,特节俭,炒菜都不放几滴油,结果体检时血脂高得惊人。他一脸懵:“我哪吃油了?我天天白米饭配咸菜。”
后来一查,他每天三顿都喝甜豆浆、吃小面包,还爱吃水果干当零食。这些高糖食物,热量不低,升糖更快。
不是油多才血脂高,糖多更“阴险”。
不吃甜喝水,血脂多久能降?
这个问题我被问得太多了。
不少人来门诊问:“我不吃甜的了,是不是一周血脂就下来了?”
血脂不像血糖,没那么快,但甘油三酯在饮食调整后一两周就能看到明显变化。尤其是那些原本吃糖很多的人,突然停掉含糖饮料、蛋糕、糖果,身体反应特别快。甘油三酯下降速度最快,有些人2周下降40%,一个月内甚至正常。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坏胆固醇”)下降就慢一些,通常需要坚持控制饮食2-3个月才见效。
这时候如果再配合一点运动,比如每天快走30分钟,效果更明显。
血脂不是一天高起来的,也不会一天降下去,但方向对了,身体会给你回报。
不止是戒甜,还得看细节
很多人以为“不吃糖”就是不吃白糖,其实远远不够。
很多“隐形糖”藏得比明面上的还深。比如你以为健康的酸奶、果汁、谷物棒,里面糖量可能比一碗米饭还多。尤其各种标榜“低脂”的产品,为了口感,往往加了更多糖。
不是看吃没吃糖,而是要学会看配料表,看“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含量。
有时候一瓶饮料,糖含量直接超过你一天的摄入推荐。还有些人觉得水果天然健康,就天天榨果汁喝,一顿喝两杯橙汁。但果汁中的膳食纤维被破坏,糖吸收更快,升血脂不比可乐差。
整颗水果比果汁好,喝水永远比饮料强。
血脂高不痛不痒,但后果很吓人
很多人血脂高了,没啥感觉,就不当回事。
但你别忘了,血脂高是“沉默的杀手”,它不疼不痒,却悄悄加速血管老化。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堵塞、脑梗、心梗,很多都是从高血脂开始的。
有个五十来岁的出租车师傅,血脂高三年,什么都没管,直到有天开车途中突然手麻、视力模糊,被紧急送到医院。
查出来是脑供血不足,医生说再晚点可能就脑梗了。他当时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早知道甜的那么伤,我哪敢天天喝冰红茶。”
有些事知道晚了,真的来不及。
停不下来的原因,其实是“糖瘾”
越吃甜的越想吃,越喝饮料越停不住?
这不是你没自控力,而是糖确实会上瘾。
吃糖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人感到愉悦。
所以很多人吃甜食是为了缓解压力、焦虑,甚至当作奖励。
但长期这样,大脑会越来越依赖这种刺激,结果就是——越吃越上瘾,越戒越难受。你可能觉得“我就喝点饮料而已”,但身体早就悄悄“中毒”了。
戒糖初期确实难受,头晕、没劲、烦躁,但扛过去,能明显感觉身体轻快了。
那到底要怎么吃,血脂才不高?
说到底,血脂高是吃出来的,也是能吃回去的。
不吃甜是第一步,但饮食整体也要调整。
精加工碳水(比如白米饭、白面)要少吃些,换成粗粮,让血糖升得慢点。
多吃高膳食纤维的蔬菜,能帮忙把多余的胆固醇排出去。
吃点坚果、海鱼,里面的不饱和脂肪对血脂反而有帮助,但量不要多。
饭吃七分饱,菜比饭多,少吃零食和加工食品,多喝水少喝饮料。
如果能做到这些,不用等药物上场,身体自己就能慢慢调回来。
别信“靠一个食物就能降血脂”的说法
网络上天天有人问我:“医生,听说吃燕麦能降血脂,是真的吗?”
“黑豆、洋葱、苦荞茶,这些有用吗?”
我只能说,这些食物不是灵丹妙药,最多是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你一边喝苦荞茶,一边天天喝奶茶,那就是自欺欺人。
血脂问题靠的是整体饮食结构的改变,而不是靠某一样东西扭转乾坤。
别总想找捷径,踏踏实实调整饮食,才是正道。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老话
血脂高,不吭声,不警告,等你真感觉不对了,往往就晚了。
现在年轻人啊,手里拿着饮料杯,嘴里嚼着甜品,身体还没出问题,就觉得无所谓。
但身体不是账本,说翻就翻,该还的迟早要还,还得加倍。
饮食清淡点,少吃甜的,多动动腿,别老坐着。
老话说得对:“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现在每一口吃下去的,都在决定你以后的日子咋过。
别不当回事,血脂这玩意儿,真不是小事。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10):833-85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