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写作习惯就是沿用历史,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不管是战火纷飞的《射雕三部曲》还是玄幻神奇的《天龙八部》,就连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都描写了大量的历史事件。 金庸巧妙地将笔下的虚拟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相结合,从而酝酿了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亦真亦假的武侠故事,让一些读者朋友们坚信不疑。

1963年,随着金庸《天龙八部》的尘埃落定,很多武侠们会发现,《天龙八部》似乎能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相衔接。 原来,《射雕英雄传》是以南宋为故事背景的,而《天龙八部》的江湖故事则发生在北宋末年。但由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创作较早,写于1957年,因此成书较晚的《天龙八部》无论是人物还是剧情上,还是不能完美地与射雕相互融合。 金庸本人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在2005年的时候,金庸再一次对《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进行了改动,这就是金庸著作的最后一个版本:新修版。 在新修版的《射雕英雄传》里,金庸借着黄蓉好几次提及了萧峰,先说他当年在聚贤庄以一人之力大战数百位江湖好手,又说他英勇果断,在雁门关逼退了辽帝耶律洪基。

金庸也在新修版的《天龙八部》里,点明了段誉的历史原型。金庸写道,大理宣仁帝段誉登基为帝,年号“日新”…… 在历史上,宣仁帝确有其人,他就是在位时间、寿命都最长的大理君王:段和誉。根据史书记载,我们还能发现,如果段誉就是段和誉的话,那么段智兴就是段誉的孙子了。 奇怪的是,身为段誉之孙的段智兴,为何不练北冥神功和六脉神剑?否则凭借这两大神功,段智兴绝对可以在华山论剑挫败王重阳,将旷世秘籍《九阴真经》带回家。 有的人会说了,《天龙八部》成书时间比《射雕英雄传》晚,段智兴当然不会这些天龙时代的武功了。 其实,凭借金庸的文采,他只需在新修版里添加几句话,就能巧妙地将段智兴不练六脉神剑和北冥神功的原因说出来。就好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金庸借着黄蓉的几句话,就轻而易举地将《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融合在一起。

金庸为何没有这么做呢?金庸早就在原著里暗示过了,段智兴之所以不练北冥神功和六脉神剑,有以下原因: 1、不屑去练 金庸的《笑傲江湖》写于1967年,此时的金庸就借着任我行,将段智兴不练北冥神功的原因阐述得清清楚楚——任我行道:“我的吸星大法,始创者乃是北宋的逍遥派。只不过传到后来,大理段氏的段皇爷觉得,将他人的内力纳为己用,似乎不合正道,于是不愿修炼……我是读了逍遥派某位高人留下来的遗书,方才懂得了这门神功的奥义……” 可见,段誉是有将《北冥神功》的修炼之法留给子孙后辈的,只不过段智兴为人正直,觉得这门武学偏向于邪功,这才不屑去练,最终让大理段氏与《北冥神功》有缘无分。

不料几百年之后,北冥神功又被任我行捡了去,最终发展成一门隔空吸人内力的吸星大法,成为武林中人谈之色变的邪功。 2、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说北冥神功不合正道的话,那么有质无形、化气为剑的六脉神剑算得上光明正大了吧?毕竟六脉神剑是施法者将体中的真气通过手指激射而出,从而达到毁物伤人的一门神功。由于六脉神剑威力惊人,天龙时代的鸠摩智曾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逼迫段誉,为的就是要练会这一门顶尖神功,从而达到睥睨天下的目的。 让人费解的是,段智兴最厉害的绝招乃是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他根本就不会六脉神剑,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金庸也在《天龙八部》里给出了答案。天龙寺的本因大师曾这么说过:“依照六脉神剑作者的初衷,乃是一人同使六脉剑气,但身处末世,武学衰微,已无人能凝聚到如此深不可测的内力,咱们只好六人分使六脉剑气。”

原来,六脉神剑虽然无坚不摧、无强不破,但需要施法者具备极其浑厚的内力。由于武学日渐衰微,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后世,需要六位高手各练一脉,方能将六脉神剑全部练成。 天龙时代一向是武侠迷们公认的武学巅峰,本因大师都需要与其他五人联手,方能将六脉神剑练成,更别提百年之后深居王宫、毫无奇缘的段智兴了。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