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先生说,大凡军事谋略都属于军事秘密,是不为人知的,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中无论是诸葛亮、周瑜,还是如荀彧、郭嘉等关于军事上的谋划都不是真的,其可信程度也是非常低的了。吕思勉先生此话也不无道理,陈寿仅为一个史学家,对于事件的记录固然属实,但对于其中涉及的军事行动、谋略却是有水分的,因为他毕竟没有参加过的。而《三国演义》则更不可信,因为罗贯中是个文学家。
吕思勉先生 然而,罗贯中能将其中的外交、军事谋划写得如此形象、生动、合理,也不能不令人叹服,更让人称奇的是,自明、清开始,有许多军事将领、名将,都将《三国演义》当作一部兵书学习,而且成就还不小。这就又让人糊涂了,罗贯中到底是文学家还是军事家?《三国演义》是小说还是兵书? 《三国演义》是小说,但它却是成书于陈寿的《三国志》,或大部分材料的来源为此,因而其作为小说的七分历史说却也毫无疑问,这也是许多学者已经印证过了的。而其中虚构部分,只有一些人物的事迹、历史事件的过分渲染,但又都合情合理,编排得天衣无缝,此便其能够引起非常巨大的社会效应的原因。自小说《三国演义》问世之后,对于历史而言,人们只知《演义》而不知有《三国》,此说一点都不夸大。即使今人在已知的情况下,也还是只谈《三国演义》,而不论陈寿的《三国志》了。
《三国演义》产生的社会效应实在是太大了,至明末到清初,以及清朝中后期,为政、为将都多以《三国演义》之军事价值高于社会或文学价值。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四年,命大学士达海译《孟子》,《通鉴》,《六韬》,及《三国演义》,后来未完成。顺治七年,演义告成,由大学士范文程等编译完成,此后满人行军打仗多以此为据。据传,努尔哈赤自从起兵未打过败仗,第一次折戟于袁崇焕,临死时非常痛恨,遗嘱必除之。后皇太极除袁崇焕亦是效法《三国演义》中周瑜与蒋干事例,行反间计借崇祯之手除之。此事记录于《啸亭杂录》中。
袁崇焕 乾隆时期名将海兰察目不知书,但打仗却能所向无敌,平准葛尔部其功甚大,而其行军布阵之法,自言也是来源于《三国演义》。嘉庆年间的权臣、名将额勒登保之成名,也赖于《三国演义》。额勒登保最初以侍卫身份跟随海兰察平白莲教,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非常勇敢。海兰察见之称赞说:“你是一个可以塑造的将才,光勇敢不行,还须懂得兵法。”便将自己珍藏的一本清朝编译的《三国演义》送给了他,后来他时常翻阅熟读,叛乱平定之后,论功第一。此事海兰察后来回忆也说过。
海兰察 据载明末李定国从一流寇而成为明朝三百年来最大的忠臣,也是与《三国演义》有关系的。李定国最早为张献忠的部下,他与孙可望同为张献忠的底义子,蜀人金公趾在军中常为他们讲解《三国演义》,每次都将孙望比为董卓、曹操,而希望李定国能够成为诸葛亮。李定国听后感触颇深,说:“孔明不敢望,关、张、伯约,不敢不勉。”从此就与孙可望思想相左。后来投降南明之后,孙可望最终降清,而李定国则为南明战死。 据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李自成及清末太平天国之洪秀全等,刚起兵之时也不过为乌合之众,不但军纪涣散,而且毫无战斗力。但其后攻城略地,伏险设防,渐有机智,遂成滔天巨寇,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据,而《三国演义》则成为了他们必读之“兵书”。而且每日必读,成为秘本,从不示人。还有,南明内斗中左良玉率兵南下,是因为柳麻子效《三国演义》中“衣带诏”起的事端等
李自成 此类之事,在明末及清代的笔记小说、野史杂闻中屡见不鲜,不胜枚举,即使进入近代,也有人将其当着兵书阅读、借鉴的。因此,《三国演义》的学术价值则是不可估量的,他既有颠覆历史的渲染,如,使人痛恨曹操而独敬刘备等,还有有通俗伦理学美誉,如“桃园结义”事等。更为称道的是,他还有一定的军事学术价值,而且实用、实战性非常强。
罗贯中像
一言以蔽之,透过现象看本质了,书是人写成的,个人认为,《三国演义》之影响远不如作者罗贯中本人之伟大。我们不仅还是要问,罗贯中本人到底为何许人也?是为文学家还是军事家?三国奇谋皆出自他口,试问,如以罗贯中为三军之统帅,会有什么样的历史后果?
参考资料:鲁迅《小说旧闻钞》;吕思勉《吕思勉说三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