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电商标错价格,导致买卖双方产生争议。据报道,商家助理因为少看了一个0,将原价268万元的翡翠吊坠错标价为26.8万元在直播间卖出。商家无法交付货品被客户起诉,最终法院判决商家赔偿各项损失累计50余万元。

媒体评268万翡翠标错价拒发货被判赔

直播前,客户与助理询问价格。

多起引发关注的电商错标价格事件,让“重大误解”这个民法概念得到了极大普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或者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价格、数量等产生错误认识,按照通常理解如果不发生该错误认识行为人就不会作出相应意思表示的。通俗一点解释就是,如果按照标错的价格,商家压根就不想卖。

基于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审判决书显示,法院认为,涉案店家在下单后三天即提出了重大误解的主张,后因无法协商一致又起诉要求撤销合同;结合周某与案外人陆某的买卖协议(约定周某将购得的翡翠吊坠转卖给陆某,售价130万元),涉案翡翠吊坠130万元价格远高于周某购买时26.8万元的价格。从时间、行为、价格上看,均符合重大误解的表现形式,法院支持撤销网络购物合同。

然而,合同撤销并不意味着不用承担责任。因为商家标错价格,导致重大误解,造成相对人损失的,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法院查明,买方周某各项损失:定金26万元、利息28523.61元、律师费1.2万元,预期利益损失19万元,合计490523.61元。由此,法院判决商家杨某父女赔偿周某490523.61元,以及2024年4月26日起至实际履行之日止的相应利息。

标错价格就要支付50余万元的赔偿,这个代价确实不小。不过,商家杨某怀疑周某是利用时间差漏洞,补签或者伪造的转卖合同,她已提起上诉。据杨某所言,周某3月31日在直播间下单购买,4月1日即签署转卖合同,4月2日就已经知道价格标错,但依然在5月1日收取定金。

法律上,定金合同属于实践合同,即在交付定金时合同成立。也就是说,周某完全有机会与第三方协商取消定金合同,这样就避免了双倍定金返还的可能。但周某不仅没有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反而还分两次收取费用,主观上可能存在扩大损失的故意。

目前商家杨某已经上诉,结果如何还需二审法院判决认定。值得反思的是,层出不穷的标错价格事件也提醒电商商家加强内部价格管理。助理是不是新来的不知道,但是将上链接、标价格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助理,或许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失职。商家不能因为法律支持重大误解可撤销合同,就放弃了自身的责任。

就此而言,商家被判赔近50余万元,说冤也不冤。之所以说不冤,是因为如果没有重大损失,一些商家就不会真正重视这些问题,甚至不排除有些直播电商会利用这种错误标价,来制造关注,吸引流量。此案其实也给直播电商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追逐流量与销量的同时,必须建立严格的价格审核机制,一旦合同确立,就该尽力履行。若总是发生“重大误解”,很容易让人怀疑直播电商行业到底有没有应有的契约精神。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柯锦雄

编辑 汪垠涛

审核 王光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媒体评268万翡翠标错价拒发货被判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