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评侃爷上海演唱会迟到早退被嘘
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据上游新闻报道,7月12日,被中国歌迷称为“侃爷”的美国著名说唱歌手YE(曾用名坎耶·维斯特),原本计划于晚上7点半在上海体育场开启演唱会。岂料,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侃爷却迟迟没有出现在舞台上。直到40多分钟后,演唱会才在没有灯光、舞美的环境下,直接开始。(上游新闻 《女子吐槽花2680元看“侃爷”演唱会:像去米其林吃白粥,观众无聊到玩游戏》)
不仅迟到,侃爷还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在大雨中提前退场,留下伴奏带“硬控”观众20分钟之后,就草草结束。此外,还有观众指出,宣传的“国际顶尖舞美”,事实上仅靠干冰烟雾支撑,灯光缺失、大屏投影模糊,体验质量欠佳等。
从现场的情况看,观众十分不满,“退票”的声音可谓此起彼伏。这场混乱的演唱会,如今也成了社交平台的热议话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激起了公愤”。
客观来看,演唱会当晚的天气状况确实不好,这可能会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如果大雨造成了影响演出的不可抗力,那么说明、推迟或是补偿等都是可以理解的处理。比如《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就规定,参加营业性演出的文艺表演团体、主要演员或者主要节目内容等发生变更的,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及时告知观众并说明理由。
但现在的情况是,无论艺人还是主办方,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摆出一副不置一词、装聋作哑的态度,难免会被观众视为一种“傲慢”,也是一种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有意思的是,在网络上也有人对这种行为进行“粉饰”,称侃爷“风格本就随性”。比如,对于侃爷来说,演唱会迟到似乎是一种常态。有媒体报道,2024年的韩国演唱会,侃爷同样因迟到1小时引发韩国观众不满。
但“风格如此”,就能成为合理化的理由吗?显然太过牵强。其实没必要强行解释,也没必要去分析艺人的个性风格,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消费者期待的开演时间、演出时长并没有被满足,这就是演出方的违约,再多的理由,都抵不过一个侵权的事实。
这件事接下来的关注点,应是这种对演唱会的不满,能否真的进入维权视野,真的实现“退票”?事实上近些年围绕演唱会的消费维权也已备受讨论,此前包括柱子票、同票不同价、现场秩序混乱、演出内容与宣传不符等,都曾引发过维权纠纷。
但演唱会也有其特殊性,比如时效性较强,格式条款多;商品是“现场参与”而非实物,消费者听完就已实现对商品的使用;涉及平台、主办方、代理商、场馆,权责边界模糊等。因此演唱会维权向来是一个难题,能不能要求补偿或退票,是退全额还是部分,这些往往会经历长时间的拉锯。有媒体统计,2019年至2025年期间,消费保上票务平台相关投诉量就累计高达14.79万件。
侃爷上海演唱会的风波,也可视为一起新近发生的维权案例。相比于对艺人本身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借这个契机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的维权机制,对于这种明显货不对板的演唱会,如何帮助消费者主张权利,才是更应当探讨的。
有数据显示,2024年,大型演唱会票房已突破2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8%,观众人数超过2900万人次,同比增长45%。这一方面说明,如今人们的演唱会选择足够丰富,对于缺乏诚意、组织混乱、不尊重观众的演唱会,大可选择用脚投票、掉头而去;另一方面也说明,正因为演唱会的高密度,其中出现乱象也不可避免,那么维权渠道和规则也需要进一步明确了。
特约评论员 易之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