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曾发现“铁索悬棺”,多与“明朝这类人”有关,专家给出解释

2005年,南京江宁的“正德学院”正在修建职工宿舍。工程规模不大,但却意外揭开了“铁索悬棺”的神秘面纱。当时工人们在挖地基时,刚挖了1米左右就不断出现碎砖石,随后坍塌出一个“大窟窿”。这是挖到了古墓,消息迅速上报,有关部门立即组织考古队,对古墓进行了“保护性发掘”。

 

古墓距离地面仅1.5米左右,为砖石结构,大致由封门墙、甬道、前室、过道、后室组成。经勘察,这座古墓保存状态相对良好,但考古队员进入主墓室后,却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墓室左右两壁中央是放置棺椁的地方,或许由于年代久远,“棺床”上的棺椁已经腐朽,但怎么看都觉得奇怪。棺椁的放置角度并非中规中矩,甚至样子有点随意。走近再仔细看,棺椁壁上居然还残留着四条“大铁链”。

 

就在这时,考古队员中有人喊了一句“往上看”。原来不仅是棺椁上有铁链,墓室顶部墙壁上也有4副两两相对的“铁环”,上面还残留着一段“铁链”。很明显,这副棺椁最初的状态并不是安放在棺床上的,而是被“吊起来”,悬于半空的。或许由于年代久远,“铁链”最终被棺椁的重量拉断,这才“坠落”在棺床上。

 

这显得有些诡异,“铁索悬棺”在影视剧中常见,按民间说法,棺椁中葬有“大恶人”。这种人戾气颇重,因此不能以正常的方式下葬,棺椁更不能沾地。传说,“大恶人”的棺椁不能沾地,一旦沾地会吸收地下“阴气”,甚至有再度为祸人间的可能。当然,这些都是传说,现代考古队员们自然不会信,但心理恐惧还是会有的,尤其当“传说中的铁索悬棺”成为现实之后。

恐慌中,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专家”走出人群,说“不用怕,‘铁索悬棺’并非个例,早在1976年就已经出现过了。”这位专家说的是另一则考古故事。1976年,河北涿县曾发现了一座古墓,出现的同样是一副“铁索悬棺”。当时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考古队还证实了“悬棺”的主人是明司礼太监,“牛玉”。

专家既然这么说了,看来“铁索悬棺”只是传说,并没什么特殊的。不久后,有考古队员发现了“墓志铭”,这是墓主人身份的直接证明。经过对墓志铭的解读,这座古墓的主人同样是一位明朝宦官,而且曾和“郑和一起下西洋”,即:明初“都知监大太监”杨庆。说起这位“杨庆”,也是历史名人,他不仅与“郑和”一起下过西洋,郑和死后,他还曾自己带队“下西洋”。

除了“下西洋”,杨庆在当时也是一位颇有权势的宦官,因此其墓葬规格很高。但站在今天的考古角度来看,最珍贵的文物还是其证明身份的“墓志铭”。放下“杨庆”暂且不说,仍说“铁索悬棺”的问题。此时专家真的皱起了眉头,两座明朝宦官墓,又都出现了“铁索悬棺”,这只是巧合吗?

从此,专家围绕“铁索悬棺”翻阅了大量史料,居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铁索悬棺”竟然集中出现在明朝。明代人陆容所著《菽园杂记》中载有一则“悬疑”故事,明英宗天顺年间,一个牧牛人误闯进一座大墓,墓中出现了一副“铁索悬棺”。当时“牧牛人”没见过这东西,因此心理恐惧并不大,而且见“悬棺”奇怪,还用手推了推棺椁。忽然“天降细沙”,地动山摇,牧牛人受惊逃出大墓,结果外面的世界一样“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明朝、古墓、“铁索悬棺”,刨去神话传说,这三者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令人没想到的是,专家竟然在《茅山志》中找到了线索。乍一看,《茅山志》属于记录道教的经典,以此为据,还不是脱离不了“神话”?真不能这么绝对。《茅山志》中有这么一篇内容,说宋朝有一宦官“罗淳”信奉道教,还专门在茅山修行。他听说“上清派宗师”陶弘景曾羽化成仙,并著有一本“丹砂异书”,就藏在陶弘景墓中。

或许是“罗淳”太想成仙了,竟然真的挖开“陶弘景”的墓葬,结果墓中只有四根铁链悬着一副“空棺材”。棺内只有“剑、盂、镜各一”,棺上还有一串铭文“修上清之三真,憩灵岳以委迹,游太空以栖神”。至此,罗淳认定这种铁索悬棺是“成仙”的必备条件,据说他死后也设置了“铁索悬棺”,并成功“飞升”。“罗淳”的身份也是宦官,这或许就形成了一种执念,明朝的“牛玉”也好、“杨庆”也罢,这些人不仅是宦官,而且均对道教极为信奉。

如果这种逻辑成立的话,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明朝宦官墓”还会相继出现,“铁索悬棺”也会继续出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