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一个普通农家,朱良才的家人在翻修老房子,无意间捡到一块“穿越八十年”的彩蛋——一张黑白老照片。顶棚灰尘铺满,抖掉岁月的土,历史瞬间涌到面前。这不是随便哪家娃上学拍的班级合照,而是红色记忆里的顶流时刻:1929年6月19日,福建龙岩县城,一个小照相馆里,毛主席和陈毅、谭政、朱良才并肩站着——风华正茂,脚踩胶鞋,裤腿短得比热搜还炸裂,姿态慵懒而不失锐气,那眼神像是在憧憬 能不能通关。

左一朱良才,是个靠自己野蛮生长的人,破产富农出身,童年体验版“悲惨世界”都算顺。父母早亡,小学都没毕业就被生活踹回家种地,好不容易混了个小学教师,刚喘口气又自愿下水搞 。在家人的“劝退群”里他绝对是小丑,根本不在乎有无退路。1925年大潮涌动——朱良才二话不说冲进暴风眼。他不是那种只会喊口号的人,真刀真枪卯着劲干。1927年大 失败,他扛起牢房套餐包,敌人上来就是全场演“满清十大酷刑”。坚决不跪,铁骨铮铮。

牢狱里有个人叫赵薪传,暗中点拨他玩了一波反转局,控告靖卫团长何其朗收缴民枪,用计让范石生办了自己死对头。朱良才一帮人成功出狱,才知道赵也是地下党员。这种曲折像极了国产悬疑剧,暗线埋得深,现实比小说狠。

出狱后,监视和威胁如影随形,但朱良才一头扎进地下搞农会,一路硬刚体制,全程“保命为辅,拼命为主”。1927年9月,共产党县委书记何日升看他拼得够猛,觉悟够高,便介绍入党。那一刻他激动到失眠,“干了几年农协,终于成了正式工。”谁都说 苦,到底苦到什么程度?朱良才一直没松懈。1928年,跟着朱德和陈毅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

“朱毛会师”这事,后人提起来都当成玄幻剧情。朱良才成为朱德、毛主席的第一任秘书,干活靠谱负责。1928年5月,“二打永新县”,朱德让他组建农民赤卫队,没多久拉出千人大军。这人不是那种嘴上跑火车型领导,真敢拼真能干。

1929年,红军撤出井冈山,踏进赣南开辟新根据地。六月“三打龙岩”,硬刚敌军第1混成旅,打下来两千多敌人,缴获步枪九百多。可以说战斗烈度爆表,拿现在的游戏设计都不好意思这么狠。

忙完战斗后,朱良才和谭政一拍脑袋,觉得局势未稳、人员变动大,红四军刚成立没几年,“一张合影,记录青春”这个想法简直神来之笔。担心以后大家天各一方,这张照片也许会成为唯一的共同记忆。朱德外出,错过最佳时机,只剩四人抓紧时间存档。镜头定格,他们像今天四个普通小伙子站在路边照相,只有背景墙在诉说对未来的倔强。

照片做出来,朱良才速寄回老家,心里其实比谁都焦虑,战争天天高危,能否平安回家一切不得而知。他的亲人在本地为了防民团搜查,偷偷把照片藏到中堂壁板上,到最后竟然忘了还有这宝贝。80年过去,时代变迁,谁能想到随手一翻顶棚就能挖出一段顶流历史?

这张照片,不论是毛主席露脚筋的凉鞋、破旧裤腿,还是陈毅的大背头,都透露出那个年代的“硬核草根流派”。他们不像现在的偶像刷脸,也没有大厅仪式感,有就是一种“咱就这样拼,不怕苦也不怕死”的底气。他们用胶鞋丈量泥泞,用褴褛志气撑起中国 的屋顶。再大的风浪,也不敢压垮他们一星半点。

新中国成立后,朱良才一直寻觅这张合影,却没人知道照片的下落。他的遗愿是骨灰葬回井冈山,那里是梦想起飞的地方。毛主席曾评价他“军事过硬,政治合格”,可见他不只是勇猛,更懂大局。后来帅才元老们得知朱良才去世,声泪俱下,给他夫人写信:“党失去一位忠诚的老战士。”

翻出这张照片,就是从历史的裂缝里撒出来的光。有人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普通人。”其实每一段红色记忆、每一个破旧胶鞋的足迹,都是一代人的荣光。英雄未必尽是台前,更大的英雄定格在这些灰扑扑的照片里,被尘埃和人情深藏八十年。历史打底,一张旧照,真正配得上“无价之宝”的称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