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报道,财新近日从多个市场人士处获悉,上海市属国企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光明集团)旗下公司将接手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校园餐业务。

一名市场人士称,目前光明集团正在统一协调旗下公司相关业务板块与绿捷进行对接,但绿捷供应链和车队配送体系庞大,接手需要一定时间。“校园餐事关重大,一切都要求稳,都在稳步推进。”

财新的报道和我接到的反馈一致。在文章评论区已经收到不少家长反馈,光明接替绿捷成为他们孩子学校的午餐供应商

也有律师朋友提了一个问题:绿捷公司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但光明集团直接接手绿捷公司校园餐业务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解决学生的校园餐问题,一定是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市场,更加完善的法治体系,更加严格与快速响应的监督机制……而不是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由另外一家公司来取而代之。

大家怎么看,期待大家的讨论。

首先说一下我的观点,我非常认可这个律师的看法,即解决学生的校园餐问题,一定是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市场,更加完善的法治体系,更加严格与快速响应的监督机制。

但校园餐作为一个商业和公益兼具的业务,在原来供应商不能提供服务,而这个服务又不能中断的情况下,短期内通过行政命令式的方式,来由一家公众普遍信任的企业来接管,并无不可,这有点类似当年安邦保险破产,由政府指定新设的大家保险集团来接管。当然,我们必须明确,光明集团仍然需要接受政府和公众的严苛监管,也期待光明集团在校园餐业务上展现更多透明度,能够为其他校园餐供应商树立行业标杆。

保证校园餐的安全、营养和可口,没有暂停键和终止键,这一定是持续和永久的话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