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X天下2025915于广东
第一章:初入“稳赚”局
大概2005年,我老婆从三甲医院停薪留职带娃,后来闲得慌,她偶然在路边接触了郑州“BC集团公司”发的小广告——一家撮合民间房抵贷的机构。让我特意去看看,到了他们公司,姓张的客户经理介绍说他们有“三不做”:在建工程、饭店、矿产等不做,还解释饭店风险高,一般都是亏,听着挺靠谱。
更关键的是他们“不摸钱”:借贷双方直接转账,BC只收中介费,还帮忙办房产抵押;万一借款人逾期,BC负责代偿,拿债权去追偿或拍卖房产,甚至能赚违约金。我一算,这模式根本没机会卷钱跑路啊!
当时年化收益12.88%,按复利算:100万投30年,退休能拿近3800万,这不就是爱因斯坦说的“世界第八大奇迹”?我考虑后决定:投!后来还拉上亲友,甚至双方父母的养老钱也投上,最多时东拼西凑投了1000多个W,私下琢磨退休前说不定能凑个“小目标”,命运的齿轮就这么转起来了。
第二章:模式生变,先劝亲友撤退
这“不摸钱”的安稳日子过了十多年,2015年前后开始不对劲。BC集团搞起了地产基金,要把钱汇到他们旗下基金公司账户,说是投土地整理,还宣称“五控”(控章、控土地证、控账户、控财务、控股权)。
这和之前“不摸钱”的路子完全不一样了!我心里打鼓,客户经理的劝说一下,只投了两笔地产基金尝试,到期及时收回不再做地产基金。他们越推销地产基金,我越觉得他们缺钱,反而更坚持原来的房抵贷。
可没过多久,房抵贷流程也变了:先是通过天津某资产中心做资产买卖赎回,后来变成借款人抵押房产给信托,信托把债权卖给BC的全资子公司,子公司再转给我们投资人。这意味着BC子公司手里可能攥着几千万甚至几亿资金,跑路风险直接拉满!
我及时先把亲友的份额到期退出不再续做,说这模式可能爆雷。还好在口罩前两年,亲友们就全撤了。
第三章:为亲友兜底,万幸没拖累人
我一直坚持投房抵贷,主要就是觉得房产抵押安全,这个投资早年帮不少亲友赚了钱。我和老婆两边的至亲、父母,甚至两个大学同学,都是把钱放我指定的账户里理财。
印象最深的是老婆的表妹,17岁就来帮我们带娃,后来她拿到30多万赔偿金。当时到处是集资陷阱,我特意叮嘱:要么存银行,要么给我,我兜底。表妹把钱打过来,四年多后退出,光收益就比银行多15万——2011年的15万是很可观的,毫不客气的跟他说,只有我能帮你挣这十几万,你家其他的亲友都做不到,无非红白喜事,也就是给你随上一千两千的礼金!
20年里,亲友们靠这理财,多的翻倍,少的也赚了百分之几十,最后还都提前撤了。后来BC爆雷,不能正常兑付,我最欣慰的就是没拖累任何人,要是当初让他们跟着套牢,那就麻烦大了!
第四章:收益对比,房子vs理财
有人问我这20年靠BC赚了多少?说实话没好好记账,但粗算下来收益有7-8倍,也就是700%-800%。
不过和我20年前在上海买的房子比,这收益就不算啥了。当时上海七宝中学旁边的学区房,单价7800,最高涨到11万多,现在跌到8万,要是当初买两套,现在也不用愁理财爆雷的事。
但理财也有不一样的意义——帮亲友挣了实实在在的钱。我岳父岳母退休后投的钱翻了倍,其他亲友也赚了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年轻时总想“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后来发现能帮身边人多赚点,比啥都实在。
第五章:爆雷前奏,及时撤出大部分资金
BC爆雷早有征兆。2021年12月恒大美元债违约,我特意问BC客户经理,因为他们的地产基金和恒大合作,对方还拍信誓旦旦说没问题,只是帮恒大整理土地,不参与开发销售。
后续出现的征兆是,连续几个春节,BC都没像以前那样搞客户团拜会——老板要是有钱,哪会不讲究排面?2023年春节前,我越想越慌,陆续撤出了四笔资金。
2024年4月,最后一笔190万到期,银行三年定期利息才2点多,BC房抵贷还有7.8%收益,我犹豫再三还是让老婆续投了。结果7月就通知全部停止兑付,理由是“市场不好,房产抵押资金收不回”。虽然后悔,但好在大部分资金已经撤出来了,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第六章:无赖应对,撕破脸的BC集团
停止兑付后,BC给了两个个方案:第一,债转股、3-5年分期兑付!
第二,打五折赎回!
我全拒绝了,要求他们公布财务和房抵贷违约情况,结果他们开始耍无赖。推延不理!
期间BC集团的P副总多次给我打电话劝债转股,说只是换个手续,我直接怼回去:房产抵押的钱都能赖,转成股份你们不回购,我找谁要去?后来见面谈,P总更离谱,说“BC集团没工商注册,根本就没这个公司,L董事长和签约公司没关系,我们也不是签约公司员工”,我当时怒从心头起质问他们:那你受谁指派,又以什么名义和我谈?P总又支支吾吾半天放不出来一个屁。
我算是看明白了,和耍无赖的人扯嘴皮子没用,得想实际办法把钱拿回来。
第七章:峰回路转,13个月拿回本息
这拉锯扯皮的过程中,BC集团的各色人等反复自说自话:别人5-8年回购的债转股,给你三年回购、要不就打五折回购,愿意就执行,不愿意随便。期间我曾让步说打八折回购吧,他们不同意,现在想想,幸好当时没同意。
爆雷后有人去报案,没受理;有人去法院起诉,至今没结果。我咨询懂行的朋友,他们说报案立案难,就算立案,你们也拿不到钱,也要等好几年才能清算完成,还能按剩余金额按比例分配;起诉赢了也难执行,因为项目公司都是空壳。我还想找媒体曝光,给他们发了采访提纲,BC高层直接装死。
就在僵持期间,客户经理说可以把违约房产的债权转给我,不过都是难处置的,我处置的他们自己留着处置吧。说的第一个抵债房子,里住着债务人80多岁的爷爷奶奶,法院都执行不了,我肯定也不能要。后来终于找到一个稍微合适的债权,我抓住机会直接把债权转让签了,我最坏的打算是拍卖房产,最终手里边落1套房子,后来和原房主协商,他们也不愿意让拍卖房产,拍卖了之后都是评估价打八折,流拍再打八折,对他们非常不利,结果可能是房子没了,债务还没解决,我建议他通过“过桥”把贷款转到银行——BC这边利息14.4%,逾期罚息24%,银行才3%多,房主也愿意配合。
长话短说,前后折腾了5个月,房主通过过桥把钱还我,我当场在房管局帮他解压,当天下午他就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从BC停止兑付到我拿回本金加部分利息,整整13个月,中间差一步都成不了。后来BC内部人说,我可能是第一个全额拿回本息的客户。
结尾:投资有风险,能全身而退的有三点原因
BC后续能不能兑现对其他客户的承诺,我不清楚,他们套牢了几百个老客户和几百个员工的巨额资金,甚至有客户在讨钱期间遭遇亲人离世,我非常希望BC集团能活下去,这些追随的老客户和老员工能拿回自己的钱,但“多行不义必自毙”,举头三尺有神明,BC集团的L老板恐难以善终。
最后必须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绝对“稳赚不赔”的项目。我这次能全身而退,主要靠三点:
1. BC集团最初不是为了诈骗设立,本身有真实的抵押的房子,不是纯皮包公司;
2. 我始终没妥协,拒绝不合理方案,坚持要回本金,没被他们的“优厚条件”忽悠;
3. 抓住了债权转让的机会,和房主积极协商,用“过桥”的方式解决问题。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提个醒,别被高收益迷惑,不要随便签合同,很多人最后打官司才发现,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
注:BC集团,只是传说,工商信息上无此公司,如有雷同,那可能是岳云鹏说的“这不巧了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