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升级,诸边和内地的军政格局发生了改变,于是出现了总督、经略、督师等负责军务的高级官员。可能有些读者会有疑问,他们三者之间以权力和级别而言,到底存在哪些差异?

为了让大家有个基本的认识,御史借助相关的文献资料,分别进行探讨。

先来讲督师

在明代负责军务的大臣中,督师地位最高、任职资格也最高,一般以大学士或尚书为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督师在明代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大致是从天启以后才出现的,且没有形成定制。

天启二年八月,辽东局势紧张,朝廷和吏部认为需要派出一个高威望的大臣前往辽东主持大局。但是在京的大臣普遍认为辽东军政不可为,没有人愿意主动请缨,且当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时任兵部尚书拜东阁大学士的孙承宗自请督师山海关外,因孙承宗级别为阁臣,故朝廷命他“以原官督理关城及蓟、辽、天津、登、莱各处事务。”同时铸“督理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等处军务内阁”之关防。

孙承宗在山海关四年,修建城堡,训练军队,多所筹划。天启五年十月因遭魏忠贤中伤去位。从现有的记载来看,孙承宗应是大明开国以后第一位以“督师”之名主持军务的。

崇祯时期,出现的督师稍多,如袁崇焕、洪承畴、丁启睿、吴牲、杨嗣昌、孙传庭等,均受命督师。崇祯十五年三月,命陕西总督孙传庭、凤阳总督史可法,俱听督师丁启睿节制,这证明督师的地位高于总督。

再来讲经略

经略同样也是高级统兵文臣。万历以前,偶尔也有经略文臣的提法,但万历时期的经略文臣比较典型,一般也认为此时的经略属于正式官名。明后期主要有三大经略,即陕西宣大经略、朝鲜征倭经略和辽东经略

陕西宣大经略也称西北边经略,设于万历十八年,当时蒙古威胁陕西,朝廷决定派兵部尚书郑雒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经略陕西四镇及宣大、山西等处边务。

次年二月,郑雒辞去总督三边军务以便专力经略;万历二十二年二月,经略陕西四镇及宣大山西边务兵部尚书郑雒以病乞退,此后不再设陕西宣大经略。

朝鲜征倭经略,是因为万历二十年日本入侵朝鲜,明廷派兵抗倭,并且设文臣经略和武将提督。是年八月,命兵部右侍郎宋应昌往保、蓟、辽东等处“经略备倭事宜”。

不久宋应昌、李如松被召回,此后一度以蓟辽总督兼经略。宋应昌之后任职稍长的征倭经略为邢玠、顾养谦和孙矿。但朝鲜罢兵之后,征倭经略被取消。

辽东经略是明后期名气最大的,始设万历四十六年。当时女真进攻辽东,朝廷以兵部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并铸经略辽东等处关防一颗。

后来扬镐在萨尔浒之战中失利,所以明廷又改派熊廷弼为辽东经略,万历四十七年六月,熊廷弼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

但是熊廷弼在辽东经略任上几度沉浮,在天启时期被冤杀。熊廷弼之后又有袁应泰、薛国用、解经邦、王在晋、高第等人。

经略不仅权大且地位高,大学士王锡爵曾奏言说:“经略大臣既付以诸边重担,庙堂但当总大其纲,授以大指,其琐细节目,当一切宽假,勿为遥制”。

最后是总督

明代总督的设立情况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一般认为正式设立于正统六年。明中后期,定设的总督有四个,包括两广总督、陕西三边总督、宣大山西总督和蓟辽总督。其他总督虽然在不同时期也设立过,但多为因事而设并不固定。

总督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诸边与内地各省当发生较大战事时,往往会涉及数省,而此前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为巡抚,他们只能在辖区内主持军务不能跨省,这就导致了大局无法协调甚至推诿扯皮的情况。

以总督主管数省、数镇军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其设置初衷也是为军事服务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督师、经略、总督三者之间,督师与经略的权力地位相差不太明显,实际的职掌差异也不大。但从任职资格上来说,还是督师略胜一筹。

经略与总督往往是并设的,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万历十八年兵科给事中薛三才奏言:“论事权经略之权重于总督,论责任总督之责专于经略。”

以辽东经略为例,万历四十六年八月朝廷赐予其绝对权威,“赐经略杨镐尚方剑,总兵以下不用命者以军法从事,将帅以下有不用命者先斩后奏。”而常设之总督,一般不会赋予如此重权。

基本上可以认定,经略地位高于总督,但朝廷也没有明确说明经略可以节制总督,双方也经常出现分歧。所以结论是:督师略高于经略,经略略高于总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