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涨价3000元!今年夏天最贵的不是机票,而是这两个字

最近刷朋友圈,发现好多人都在吐槽夏天出门的事。

一夜涨价3000元。今年夏天最贵的不是机票,而是这两个字

上海飞延吉的小张发了条动态:"旅游是其次,活命才是刚需。" 配图是延吉凉快的山景——现在这天气,能找个凉快点的地方待着,比看啥风景都重要。

一夜涨价3000元。今年夏天最贵的不是机票,而是这两个字

今年夏天到底有多热?北京、杭州、吐鲁番这些地儿,连续好几天温度计都戳到39℃,实际站在太阳底下,感觉能烫掉一层皮。本来打算去南京看展的小年轻,临时改去了长白山;北京一家三口放弃了敦煌的沙漠行程,直接飞大理农场;青岛的游客站在海边直擦汗——海风再凉,也顶不住太阳晒,后悔没早订三亚的酒店。

一夜涨价3000元。今年夏天最贵的不是机票,而是这两个字

那大家为啥都往凉快地儿扎?数据最实在。飞猪上的订单显示,吉林的旅游订单涨疯了:酒店订量多了35%,租车多了96%,门票直接涨了122%。长白山、延吉、敦化这些以前不咋起眼的地儿,今年成了香饽饽。新疆阿勒泰的民宿更夸张,一晚上要3000块,还得抢。有民宿老板说:"七八月的房早订满了,不涨价才是傻。"

为啥凉快的地儿突然这么贵?说白了就仨字:怕热啊!有带娃的家长说:"家里老人小孩经不起折腾,40℃的天搁城里,空调吹着都难受,多花点钱去凉快点的地方,图个安心。" 不光咱这儿,欧洲也一样——意大利、西班牙热到45℃,北欧反而成了热门避暑地。

一夜涨价3000元。今年夏天最贵的不是机票,而是这两个字

旅游业的反应更快。南京博物院、扬州运河博物馆把开放时间延长了,专门等晚上人多凉快了再开;上海动物园搞起"动物奇妙夜",游客能凉凉快快看动物;室内场馆更火,科技馆、主题乐园、书店成了"避暑胜地"。有上海室内乐园的老板说:"客人进来不消费都行,先让他们凉快下来再说。" 酒店也推出"避暑套餐",让游客在屋里就能玩得开心,少晒太阳。营销话术也变了——吉林说"22℃的夏天",大理喊"夜里要穿外套",腾冲、丽江的商家每天在社交平台报温度,就俩字:凉快!

一夜涨价3000元。今年夏天最贵的不是机票,而是这两个字

可这事儿也让人犯嘀咕:为啥暑假偏要在最热的7、8月?家长们顶着高温带娃出门,景区挤成"下饺子",交通压力也大。有专家建议,增设春假、秋假,把旅游高峰分散开,这样既能避开高温,旅游业收入也能更均衡。但反对的人也有道理:调整假期得改教学计划,企业也得跟着变工作节奏,哪有那么容易?

一夜涨价3000元。今年夏天最贵的不是机票,而是这两个字

更关键的是,要是以后高温成了常态,咱们真的准备好了吗?现在只是暑假热得难受,要是以后春天、秋天也动不动35℃,孩子上学、大人上班咋办?这个问题,可能得提前想想了。

你说,暑假该不该调?是维持现状,还是学专家说的增设春假秋假?这事关每个家庭,也关系到咱们的生活节奏。你觉得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