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印度偷偷带走我国特产回家种植,结果导致泛滥成灾,如今束手无策
21091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恒河支流漂满绿色“铁蒺藜”,鱼虾成片翻白,印度网友在推特上狂刷求救视频,镜头里密密麻麻的菱角把整条河盖成了龟壳。
十年前一个印度商人把几颗中国菱角种子揣进裤兜,回村后随手撒进自家池塘,如今那片池塘已变成两千公里水面的噩梦。
印度气温高雨水足,菱角像在温床里撒欢,一年能结三季果,种子沉进淤泥睡五年还能再发芽,洪水冲不走,旱季晒不死。
本地水鸟不爱啄它,牛也不啃,没有天敌的菱角直接把恒河支流变成绿色沙漠,阳光被挡死,水里缺氧,鱼成片死,渔民只能干瞪眼。
印度人第一反应是吃,可恒河水重金属超标,长出来的菱角谁敢入口,咖喱也压不住那股土腥味,出口中国又因寄生虫卵被海关退货。
人工打捞试过,一天捞十吨,第二天水面又合拢,像剪不完的头发;除草剂下去,鱼虾跟着陪葬,水质更臭;引进专吃菱角的昆虫,结果连本地睡莲一起啃光,生态二次塌方。
中国网友看完视频乐了:这玩意儿在我们这儿连池塘都占不满,鸭子一口一个,冬天还被挖出来当零嘴,怎么到了印度就成了霸王?
答案很简单,中国南方有完整的生物链,鸭、鹅、草鱼、黑鱼轮流上阵,冬天农民还会把水抽干,直接把菱角根翻出来当肥料,这一套组合拳印度一时学不来。
印度农业部现在左右为难,继续捞钱不够,不捞河就死,有人把求助信悄悄递到中国使馆,问能不能派专家过去教传统控草办法。
这事给中国提了个醒,下次再有外国商人想顺走种子,最好附赠一张生态说明书,不然下一条被绿色淹没的河,指不定就出现在别国版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